当前位置首页 > 抚州市> 正文

薄葬信昭俭铮铮铁骨铸书魂——书法家舒同先生作品赏析

2017-06-02 抚州市
(原标题:铮铮铁骨铸书魂——书法家舒同先生作品赏析)

舒同(1905.11.25.~1998.5.27.)字文藻,又名宜禄,抚州东乡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历经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八路军总秘书长、华东局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第一大大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陕西省委大大处大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擅书法,为“舒体”的创立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第一届大大和终身名誉大大,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

舒同自小习书,于颜真卿《多宝塔》和《麻姑仙坛记》用功最深,同时潜心于秦篆,取其中锋运行、血脉通畅之势和转折舒缓之法。后又临习何绍基等帖,融诸体为一炉而自成面目。因端庄规范、雅俗共赏,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被亲切地称为“舒体”。有人说,“舒体”用笔结体上篆、隶、楷、行、草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综合起来就是“七分半”。

舒同书法的点画特征有三:一是圆,圆笔多于方笔,起笔、落笔、造型多浑圆,锋芒不露,点则危石落地,由此增添不少风姿和活力;二是直,多直画,且颇为直挺,但直而不呆,既庄重劲健,又活泼流动,生气贯注,筋骨内含,犹如绵里裹铁,外柔内刚;三是润厚,吸收宋人笔意,线条一般圆润饱满,既凝重沉着,又潇洒超逸,在横和捺画中尤为明显。

舒字结体以颜体“外满”为基调,造型多取圆势,重心平稳而斜正互出,收张得宜,虽每有变化,但不乱法度,由于结构尽量舍繁从省,于是产生一种凝重沉稳而生动婉通,雍容大度而坚固结实的效果。其章法,基本以传统格局为准绳,不刻意求新求奇,行楷字距、行距一般齐整而宽疏,字与字多独立。其点画相宜,字字顾盼,错落有致,行行呼应,贯通浑成。书法家沈鹏先生曾赞誉舒同书法的笔势“雄健中不失潇洒,规范中充满自由,筋骨森然而意志超然”。

舒同书法善用短锋狼毫,中锋运笔,讲求藏头护尾,回锋逆转,起笔处顺入而无缺锋,转折处舒缓而少涨墨,收笔处用旋锋为求其圆浑;墨则略淡,讲求圆厚而通畅;笔道圆满流便,间出枯笔,然不刻意求迟涩,用笔端庄直爽,势劲力匀,不见起止之痕;方圆得宜,点画明快,一丝不苟,绝少无故出尖露锋;每笔均尽力输送,笔到、力到、气到,绝少飘笔、弱笔、燥笔。

人常言“字如其人”。当代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对舒同的字曾有这样的评价:“舒同的字像他本人一样,雍容大度而又质朴无华,不带任何眩人眼目的做作之习,而只有一种精神内敛、气度厚重的自然气韵。”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具有时代性,而时代性往往表现在书家的艺术个性。几十年金戈铁马,铸就了舒同的铮铮铁骨,其书法自然表现出一种凛然正气。“疾风知劲草,严寒识盘松”,这是舒同喜欢的一副对联,其内容也是他高尚人格的写照。他一生为革命殚精竭虑,忘我工作,用书法服务社会,影响广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观舒同不同时期的书法,或凝重如山,或恣肆如海,或雄健如铁,或飘逸如风,洋溢着大气磅礴的气势、壮怀激烈的情怀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综而观之,舒同书法的基本风格主要表现在实、直、雅、静。实,凝重厚实,不偏怪,不暴露,不轻浮;直,自然直率,不造作,不卖弄,不伪饰;雅,雍容娴雅,文质彬彬,不粗野,不狂躁,具有书卷气;静,神静气爽,不紧张,不窘迫,不浊滞。其风格可归纳为一个字,就是“正”:端庄肃穆,正气凛然,呈现出一种正人君子的风范和将军的气质。

今年5月27日为舒同逝世19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表达对舒同先生的深切怀念。

陈凤鸣

(原标题:铮铮铁骨铸书魂——书法家舒同先生作品赏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