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市> 正文

赣北古村洪而不涝的俨然遂良启示

2017-06-28 赣州市
(原标题:赣北古村洪而不涝的启示)

新华社南昌6月28日电(记者高皓亮)最新一轮强降雨还在持续,长江流域多地发生洪涝灾害。然而,皖赣交界处的一些古村,洪水围村不进村、村内积水不进屋。

“我从安徽嫁过来40多年,很少见到村里进洪水。”接连几天大雨,村外西河水暴涨,洪水一度逼近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村口,但终未能进村。村内绕流的水沟内,发源于后山的水潺潺流淌,流出村口后汇入西河。

靠着茶叶贸易,这个古村曾经盛极一时。当地有个说法,外村人来到古村,沿着巷子走很可能会迷路,但只要顺着水流方向,就一定能走出去。

根据族谱记载,沧溪村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沧溪村党支部大大朱军全看来,古村逢洪水而不涝,主要归功于村内发达的排水系统。

漫步古村小巷,石头砌就的水沟,依着地形由高向低,水借着自然落差奔流而下,及至房屋拐角处,因设置90度转角平移,流速会放缓。转角上覆青石板,并凿有方孔,大的足可成人手臂探下捞取杂物,小的也能插下竹竿借以疏通。

“古村巷巷相通,沟沟相连。”朱军全说,村民居住的房屋内,与屋外的排水沟系相连。在一座徽派老屋内,雨水顺屋顶的天井落下,堂内有暗沟通往屋外水沟。房屋的主人一般在天井下的暗堂放养黄鳝、泥鳅等,它们游走暗沟,辅助疏通水道。

浮梁县江村乡建于东汉光武年间的严台村,同样经受住了这次洪水考验。站在村后山俯瞰,只见村庄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中,东为谷底,西为谷口,口小里大,严溪自北向南流过村口,抵山甩首向西而去。

整个村庄的布局宛如一片树叶,青石板铺就的主街道为主茎,小巷成支脉辐射两边。村庄整体坐北朝南,各家房屋朝向不一,但均依山就势,顺应自然地貌而建。76岁的江双安老人认为,这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布局,是古村历经洪水而不涝的关键。

10多年前,在县城工作的江双安退休,他没有留在城里养老,而是选择回到古村,做起了古村的研究。江双安研究发现,古村先祖的建设理念中,对水不单单防范,还因势利导,用水来保护村庄。

30多年来,村中的一些古宅破损倒塌。江双安说,这和古村村尾的一口收风塘的荒废有关系。

古村民居多砖木结构,每逢秋季到来,北风呼啸,古村空气干燥,利于白蚁繁殖,白蚁毁木导致房屋倒塌。“村尾收风塘起作用的原理就在于,塘边遍植大树,树阻北风折向水面,风挟水气吹向村庄,调节空气湿度,减少白蚁繁殖。”

如今,原收风塘不远处,一口新的水塘已启用。

选址独到、巧妙布局……在朱军全、江双安等人看来,古村遇洪不涝,这些都很重要,但更离不开古村人坚守的天人合一、和谐平衡的生存理念。后山的树木植被不可砍伐破坏,以免造成滑坡泥石流之害。流出村口的水不可直接排入河流,要在村口的水塘中自然净化后方可排出。

“古村的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古村的山山水水自然会帮我们抵御灾害。”江双安说。

(原标题:赣北古村洪而不涝的启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