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景德镇> 正文

阎崇年:“瓷器之路”与现今“一带一路”基本重合_金羊网ua女人网美容新闻

2017-08-11 景德镇
(原标题:阎崇年:“瓷器之路”与现今“一带一路”基本重合_金羊网新闻)

以瓷器为国名,独此一家

阎崇年是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等系列著作被大众熟知,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作为历史学家,阎崇年表示,他并不特别专注于瓷器物件本身,而是关注延绵千年长盛不衰的瓷器文化,“一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特征会明显反映于瓷器。反过来,瓷器也对文化史产生作用,历史研究就是把握源和流的相互关系。”

在英文中,“中国”和“瓷器”共用一个单词“China”,这是为什么呢?阎崇年介绍,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相传瓷器销往海外,一些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将“昌南”谐音作china。所以,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字,而且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成了中华文化的伟大符号——“以瓷器为国名的国家,世界独此一家!”

“新”是御窑传承千年秘诀

阎崇年介绍,御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既可以指皇家御用窑场及管理机构(狭义),又可以指烧造过御用瓷器的窑场(广义)。就狭义而言,御窑贯穿明、清两朝;就广义而言,御窑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明、清。

“广义的御窑,历史已逾千年。”阎崇年表示,御窑得以千年,其根本在于不断创新。在《御窑千年》的自序中,阎崇年写道:“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不是姓皇”,而是姓新。创新,既是御窑之魂,也是瓷器之魂。御窑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精美瓷器的背后,隐藏着的精华是“新”,就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艺创新、产品创新!创新既是中国瓷器文化发展之动力,更是中国瓷器文化绵延之生命力!”

瓷器成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对比今天的“一带一路”,阎崇年认为,“瓷器之路”与现在的“一带一路”基本重合。中国古代贸易中,中国的瓷器与丝绸、茶叶一起,通过陆海两条通路走向世界。在物质交换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从宋到清,千年以来,在一带一路上,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纵观史料,阎崇年发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遗存,中国瓷器在亚洲、欧洲、非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它曾经是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物资,曾经是中外国家交往中的尊贵国礼,为中国带来不菲的外贸收益,更影响西方出现追捧中国文化的热潮。

在全书结尾处,阎崇年总结:“瓷器之路的千年历史表明:以往瓷器之路辉煌,今后瓷器之路宽广。中国创烧的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仅是一条颜色锦绣斑斓的彩带,而且是一座跨越四洲三洋的津梁。”

编辑:林晓彦

(原标题:阎崇年:“瓷器之路”与现今“一带一路”基本重合_金羊网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