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景德镇> 正文

来江平不肯流写高考作文……

2017-06-11 景德镇
(原标题:来写高考作文……)

时下许多人都在热议高考作文,今年全国卷Ⅱ选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六句名言为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这六句名言分别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当笔者看到这些名言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瓷器。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瓷器历经数千年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纵观其历史,用这六句名言来概括十分贴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千年探索青瓷始现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不同于陶器,瓷器光洁、致密、坚硬、高雅,是非常理想的生活器皿。近代有许多欧洲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疑问:“瓷土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可为何只有中国人最早学会了烧造瓷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界中存在着刚健之力,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才能领悟并驾驭这股力量。正是秉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从泥土中发现了瓷土,又用瓷土创烧出瓷器。

瓷土又称“高岭土”,它由云母和长石变质而成,是一种呈白色或灰白色的软质矿物。通常情况下,将陶土烧成陶器只需800高温,而要将瓷土烧成瓷器则至少要达到1200高温。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上虞发现了一条长5.1米,宽1.22米的商代“龙窑”,它依坡而建,利用斜坡高度差,使火焰自然上升,以充分利用余热。从窑址遗存的器物残片看,当时的窑温已达1200左右。

尽管温度已达标,但商代龙窑所烧造的产品还有所欠缺,充其量只能称其为“原始瓷”。直到东汉时,窑工们进一步改进了窖炉的结构,使龙窑便于升温,也便于降温,又不会过速地降温。这种新的烧造工艺使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应运而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烧制的瓷器,大多胎质细腻、坚硬、不吸水,并且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瓷器被称为青瓷。青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晚唐、五代时期达到顶峰。史载,五代柴窑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可惜的是,所谓传世“柴窑”从未见整器。柴窑之后,青瓷在宋代继续流行,著名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其中北宋汝窑青瓷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最接近柴窑之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纯净之白流行于唐

白色,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崇尚的颜色。白,象征着高洁、恬静、光明,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仿佛让人看到了诗人纯净的内心。为了将自然界的白色带入日常生活,人们不远万里从和田取回白玉,除此之外,工匠们也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为瓷器寻回本色。

白是瓷器的本色,但瓷土里或多或少会含有一些氧化铁,所以一般情况下,瓷器烧成后必然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青色。为了追求极致,同时保证瓷器的纯净,明以前的工匠在探索白瓷烧造技艺时,通常并不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尽量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加工精制,个别白瓷胎土的含铁量甚至达到了0.75%以下。如此一来,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出白度很高的白瓷了。

白瓷的烧制工艺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白瓷。到了隋唐时期,白瓷工艺日臻成熟,一些白瓷的白度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精细瓷器的标准。白瓷在唐代极为流行,唐代白瓷以邢窑为代表,素有“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通过对邢窑出土文物的研究,专家发现,唐代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可以说邢窑白瓷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将近一千年。

明代以来,人们追求瓷器白度的热忱更甚,民间开始使用纯白釉,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德化窑的白釉。这种釉里的铁含量更低,加之烧成时采用特殊工艺,所以釉色格外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同时代的欧洲人则将这种釉色称为“鹅绒白”或“中国白”。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黄花虽美青花更胜

红花配绿叶所产生的对比色格外艳丽,但文人喜好从来“不落俗套”,李清照偏偏对黄色的桂花情有独钟,并赞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其实,相较于黄色的花朵,在我国古代,蓝色的花朵更为少见。基于白瓷技艺的长足发展,景德镇工匠将蓝色的宝相花和缠枝莲带入了现实中,这种亮眼的工艺风格便是大名鼎鼎的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它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用钴料烧成的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等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代已见端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扬州曾出土过唐代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但此工艺应属试验,并不成熟,以至于后来中断。元代时,青花瓷重现世间。元青花备受各界关注,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元青花是青花瓷绘画艺术的巅峰。然而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并未在景德镇发现至正型元青花窑址残骸遗址层,元青花的身世可谓扑朔迷离。

明代时,青花瓷成为瓷器主流,明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而此期间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又作“苏麻离青”)为主,这种釉料发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从今伊拉克带回(一说今伊朗)。清康熙时,青花瓷的烧制技艺达到顶峰,极品发色被称作“翠毛蓝”。翠毛蓝呈现出了一种接近于中国画中墨色在宣纸上渲染出的色阶效果,发色浓淡与层次感极具视觉冲击力,表现的层次感也十分丰富,它甚至可以把绘画中的皴法表现出来。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东西交融光照世界

清代是中国瓷器工艺的巅峰盛世,康雍乾三代工匠汲取西方美术中画珐琅的工艺,将其融入瓷器釉上彩创作,诞生出瓷胎画珐琅工艺,使中国瓷器风靡世界。中国从唐代开始的瓷器出口活动也藉此在清代达到鼎盛,西方世界被中国瓷器所惊艳,这正是“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景泰蓝”,是一种以矿物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通过调配,珐琅可以呈现出万千炫丽的色彩。珐琅工艺在欧洲及中亚地区历史悠久,但直到元代方传入中国。清康熙年间,珐琅彩料大量涌入国内,清政府在广东设厂研制珐琅彩瓷器,所烧之瓷民间称之为“洋瓷”,清代皇室称之为“广珐琅”亦泛称“广彩”。清代雍正及乾隆皇帝对于珐琅彩极为推崇,雍正曾让其弟弟怡亲王主持,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烧制珐琅彩瓷器,而乾隆则命唐英主事,挑选善画之人,在景德镇御窑厂烧成官款珐琅彩瓷达数十万件。

从十八世纪早期开始,彩瓷成为中国出口瓷器中最畅销的品种,其价格是青花瓷器的数倍。据欧洲账单文物的统计结果显示,1723~1735年间,瑞典进口中国彩瓷为2500万套,而同一时期荷兰进口的中国彩瓷竟高达7500万套。中国彩瓷的大行其道使得西方人的餐饮习惯也随之改变。此前,西方各阶层日常使用的器皿仍以陶器、木器和金属器皿为主,而到了18世纪,欧洲贵族中却流行着这样的说法:“最贵重的沙拉、水果及果酱,不用彩瓷盛着就什么也不是了……就连教皇、国王、君主、公爵、侯爵都遵循这个习惯。”18世纪的法国民众还半开玩笑地说:“贵族所用的中国彩瓷是那样昂贵,以至于猫爪子一抓的损失,抵得上百亩田地受灾。”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惨遭逆袭奋起直追

18世纪的欧洲人痴迷于中国瓷器,无数人被瓷器的巨大市场和高额利润所吸引,进而开始仿造、研制瓷器。1708年(一说1709年),炼金士伯特格尔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成功烧制出三炉色白透明的“中国瓷器”。此后优质的高岭土在德国梅森附近被发现,著名的梅森瓷厂开业,开始生产仿制的中国瓷器。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国家相继设立工厂生产瓷器。由于这些工厂的工业化程度高,又接近市场,可以生产出更符合现代工艺标准的瓷器,因此很快就占领了大片市场。时至19世纪初,瓷器原料与制瓷工艺已不再是秘密,德、英、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均运用不同配方,分别制造出了独树一帜的瓷器品种,一时间如迈森制瓷厂这样专事瓷器烧造的企业在欧洲遍地开花。最终,欧洲消除了对中国瓷器的依赖,制瓷业开始全面赶超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瓷器却在逐渐衰落。清乾隆以后,由于国力下降,为了节省开支,御窑厂的规模以及瓷器品种、数量大为缩减,官窑瓷器的质量也明显下降。时至同治年间,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国际国内形势急转直下,根本无力维系官窑烧造。据史料记载,同治十三年“景德镇厂署御窑乾隆年间即已塌毁,数十年来均系附于民窑搭烧,因兵焚之后从前名匠皆流亡,现在工匠俱后学新手,造作法度诸多失”。清朝灭亡后,中国宫廷窑厂就此终结,而民窑所烧造的瓷器则大多质量低劣,完全不能扛起中国瓷器复兴的大旗,制瓷业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期。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有感于东西方瓷器技艺的此消彼长,一批出类拔萃的民间陶瓷艺术家开始正视现实、奋起直追,他们在“珠山八友”的带领下,提高民窑瓷器品质的呼声在业界响起。“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他们是御窑厂停烧以后部分流落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高手。“珠山八友”在瓷器绘画上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使制瓷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特而高雅的艺术。民国时期,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延续了景德镇瓷器的余韵,并拓展了瓷器的创作领域,使得近代中国制瓷业者从中寻回了一些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古窑复兴能人辈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制瓷业揭开了新的篇章,许多古老的窑场如沐春风,开始恢复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认可,技术上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工艺水平,一时间轰动海内外藏界。

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命运在建国后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1950年,景德镇国营建国瓷厂成立,专门生产传统颜色釉瓷和日用瓷等,包括曾维开、邓希平、王云泉、姚永康等在内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都响应号召,进入建国瓷厂工作。其后10多年间,景德镇又相继成立了人民瓷厂、新华瓷厂、红星瓷厂等10家大型陶瓷生产企业,统称为“景德镇十大瓷厂”,由“十大瓷厂”等创作生产的精美陈设瓷和日用瓷俗称为“厂瓷”。随着“十大瓷厂”的成立,景德镇瓷业生产发展突飞猛进,烧制工艺也经历了由手工到机械和柴窑、煤窑、油窑到气窑的转变,续写了制瓷业的辉煌。

新中国“十大瓷厂”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超群、德艺双馨的制瓷艺术家,1975年,设在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专门组织了40多位顶尖制瓷艺术家,突击研究设计并烧制“7501瓷”,这批瓷器以独特的红梅釉下彩及水点桃花工艺著称,其在制作水准上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瓷器,代表着新中国制瓷业的最高成就。

改革开放后,民间私人陶瓷作坊陆续出现,一些陶瓷老艺人、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技术工程师进一步摆脱束缚,从瓷厂中走出,独立进行创作、研发和销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至今日,中国制瓷业已完全崛起,背靠着收藏市场这片广阔天地,制瓷名家不断涌现,中国瓷器再一次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工艺品的翘楚。

(郭峰整理)

(原标题:来写高考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