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害死关羽的吕蒙,为何宴会上七窍流血而亡?


害死关羽的吕蒙,为何宴会上七窍流血而亡?


“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在《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对关羽之死只有一句话做了交代。作者为了不加入过多的主观判断,对于关羽被斩的前因后果和复杂心理都没有描写。

而《三国演义》中却详细地描述了关羽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的过程。特别是在他兵困粮绝,危在旦夕,面对东吴诸葛瑾的劝降的关键时候,作者用一段铿锵的言辞表现了关羽的个性特征:关羽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这样一番话让关羽失掉了最后一次生存的机会。他留下王甫、周仓守城,自己带领残兵向西川撤退,也就是从麦城出发,经玉阳山,章乡、百宝寨、回马坡。孙权闻讯,派兵阻断了关羽必经之路,埋伏在草丛中,用绊马索绊倒关羽等人,活捉了关羽。孙权再次劝关羽投降,然而关羽怒目圆睁,破口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害死关羽的吕蒙,为何宴会上七窍流血而亡?


孙权怕留下后患,杀了关羽,又怕惹祸上身,便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王侯之礼将之葬于洛阳,而他的身躯就埋于当阳,这就是民间所传的“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的由来。关羽从麦城战败后,途中所走的路线基本都在当阳,从荆州到当阳,从“望兵石”到江陵"掷甲山",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许多遗迹,如麦城、周仓墓、断头山、关兴坡、拖刀石以及回马坡。

民间三国故事中关羽败走麦城,仍然充满英勇悲壮之气。从麦城突围时,将士们喝了红水井的水,立即精神振奋,赤兔马喝了红井水,身闪红光,四蹄生风,它飞身一跃,在麦城堤上跑了三圈。吴兵见了,吓得肝胆欲裂。关羽带十余骑突围到金牛岭时饿的走不动了,却无锅造饭,突然从空中飞来一口锅。原来此锅是荆州承天寺内的“张飞锅”,听闻关羽有难特意飞来助他的。

害死关羽的吕蒙,为何宴会上七窍流血而亡?


关羽被害后,马忠提着关羽首级,却被关羽咬了一口,吓得他即刻令人做一竹笼,将关羽首级献给吕蒙,结果关羽首级破笼而出,将吕蒙吓死。孙权遂将木笼改为铁笼,献于曹操,结果又把曹操吓成头疼病,最后以王侯之礼厚葬了关羽。在这些叙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败军之将的凄凉,而是英雄之旅的豪壮。

历史上的关羽地位是很高的,与汉帝刘备情同手足,为蜀汉集团也立过诸多不世之功,可谓是蜀汉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为人忠义,诚信守诺,有勇有谋,勇冠三军。当然,他也有目空一切,骄傲轻敌的性格缺点,这并且让他犯下两个致命错误:轻视孙吴,加速吴蜀交恶;丢失荆州,堵死蜀汉争霸中原之路,并最终导致了自己败亡的悲剧。

害死关羽的吕蒙,为何宴会上七窍流血而亡?


关羽的战败虽然充满悲剧色彩,但是,他仍被誉为忠义志士的典型代表,他视死如归的尚武精神和正气凛然的英雄形象没有因最后的战败而减少分毫。而小说《三国演义》在关羽形象的塑造上,既取材历史又吸收了民间俗文学,作者用大量的情节来丰富人物,这些经典情节使人物生动而富有层次感,也成就了人们心中不朽的历史神话。

本文作者:说史观影(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20671878148967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