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导语

在中国封建时代国家经济格局中,水利设施成为连通区域城市南北、东西经济手段。

水利工程中,又以运河建设为国家经济立足点。其实,现在大多干线河道也是基于古代运河或遗址的不断迭代、优化。运河最初建设也是以军事为前提,辅以经济!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运河之都-淮安

  • 春秋吴国:开凿邗沟,沟通淮水与长江的军事、经济联系
  • 战国魏国:开凿鸿沟,沟通黄河与淮水的军事、经济联系
  • 汉代:开凿漕渠,沟通黄河与中原都城(关中盆地)的联系

各道运河在隋朝得到一次大范围的修缮、连通、巩固——建成京杭大运河,(全长2700余公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增强。运河系统的发达必然促进沿岸城镇城市化以及流域城市群的扩大。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京杭大运河连通的南北,东西河道

运河经济的繁盛有北方战乱的影响,自古北方战争居多,流民遍地,北方粮食作物经济产能下降。起初,为北方城市提供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来源的华北平原,渭河地区,关中平原受人口流失,自然灾害,长期战争影响出现粮食产量萎缩。

自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城市化及经济产能不断提高。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南方长江流域慢慢成为封建时代国家粮食主要生产区域。大批粮食将运输至北方的各大城市区域(大兴城、长安、洛阳),稳定北方局势。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古代运河贸易繁盛

自隋文帝始,隋朝已经开始京杭大运河第一阶段——山阳渎(北达山阳,南至扬州,长300余里)沟通了南北两大流域城市,提高了了国家物资运输的效率!后期便会形成一个有效的全国运输系统。

物质资料双向流通

河运受水文,人文因素,经济价值与空间价值与传统驿道有一定区别。河道航运总体依然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控,漕运与航运成为古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

漕运实际上是依靠水道对国家粮食实行“南征北调,东送西达”的国策。由于水路运输安全性高,秦汉时期,统治者皆以水路运粮为宗。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河运下的城市化进程

宋朝建立后,由于军队人数大增,造成冗兵现象。京畿及附近区域城市人口随之增加,形成对生活物资极大的需求,但是附近产粮区域却出现负荷运作。由此,政府从南方各州县征调粮食沿大运河北上,稳定北方流域城市的城镇规模化发展。

漕运建立在物资双向流通的城市经济板块,由于南方物资输送,周边人口定会向运河流域城市靠拢,人口增长从而对城市扩张产生积极作用!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古代漕运经济

宋代作为封建王朝经济强势的代表,泉州的航运业扩大了以泉州为中心的东南沿岸城市群。

南宋中叶,航运业收入占国家总财政收入的20%,后期不断扩大。由航运业带动促进了区域城市的繁荣。并且三大行业(农业,商业,手工业)也使泉州城市化率达到22%,可以说是封建中国城市化的巅峰!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中国运河经济下的带状城市群

由于河运的发展,元朝东南地区形成以泉州、宁波、广州为主的带状沿岸城市群发展空间。正是通航河道的发展,附属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区域城市群也沿河道向南北持续推进。

物质资料的双向流动,也就是城市内部经济的短时间流通、转移,才让南北的城市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运河专属设施的完善

既要运河经济安全,高速运行。必不可少需要运河专属管理机构及其设施。南宋年间,运河经济的运作得益于堰间、码头、货栈、仓库的辅助。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宋朝运河码头

  • 码头与货栈

码头本身就是河运通道的中转站或起始点。以宋代杭州码头为例,杭州的地理位置特殊,连接江海,是天然的水路交通枢纽。

杭州码头又是京杭大运河的端点,占据富饶的江南地区。码头的运行必然需要大量船员、船工及其他运河维护人员,码头人口经济的繁盛,必然吸引商业设施(酒肆等)入驻码头区域。从而形成以码头为中心点的新型城市化发展路线!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杭州运河通道

据记载,南宋孝宗年间,杭州城区人口区区14万。但宋理宗时期,杭州城市人口增至32万。宋度宗年间,杭州人口增至119万人。临大运河之端,经济的流通必然快捷,并促进了人口、资金、粮食、建设物资的输送。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南宋时期杭州

总体来说,码头是运河的经济载体,货栈是运河的物资存储空间。它们都是运河沿线城市化及城市群建设的依据!

大运河推动下的沿岸城市群

京杭大运河是对原有旧河道的修缮,新河道的连通,形成一个庞大的南北运河运输网络。暂且不讨论杨广开凿运河滥用民力,财力,凭借运河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就足以标榜千秋。

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以永济渠(南宋称御河)沿岸、汴河沿岸、淮南运河、浙东运河为主的四大沿岸城市群!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群落

运河建设成本虽然巨大,但是建成以后,凭借其廉价、快速、运输价值及其效率远大于传统陆运。大运河经济的鼎盛时期在唐宋,明代由于驿站系统庞大,多用陆路。水路通道常年受自然环境影响,造成河道堵塞,河床抬升,部分运河通道直接裸露于地表!

  • 永济渠地区沿岸城市群

永济渠是京杭大运河第二期工程,流域即北达涿郡,南至黄河。它的贯通促进了燕蓟与中原地区的直接联系,也推动对南方地区的间接联系。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永济渠沿岸部分城市群

至宋代,永济渠成为政府运送官粮、军粮的主要通道。以繁荣的水路经济,形成以贝州、魏州、永济县、武城县、等为主的华北运河沿岸城市群。

运河沿岸城市群的兴盛,更大程度上与运河桥渡有关,何为桥渡呢?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桥渡

在康熙年间的《天津卫志》中记载:“桥梁津渡皆王政攸关,窑灶井泉皆民居攸关,不可忽也。”按照个人理解,桥渡就是运河桥梁与渡口的建设,桥梁可以承接更多的过往商贾,人员流动。渡口实则促进漕运与航运的发展,形成一个二维(桥载陆运,渡通河运)的运输系统。

桥渡具有行旅泊船、物资集散的中枢作用,以桥渡作为辐散的市场聚落形成,从而并入城市化进程。北宋年间,政府实行不抑商的政策,永济渠沿岸城市群两城之间距离不过100里,城市群密集程度较高。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桥渡扩散形成的市场聚落

不过,明清时期城市化进程中。永济渠位居北方,受泥沙冲击作用,河床抬升,部分原有沿岸城市开始出现迁移状态!

  • 淮南地区运河沿岸城市群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万艘指代汴河航船之多,极大地表明以汴水为主的运河系统,促进了扬州航运商贾经济繁荣及附属城市化进程。

淮南运河实际上是邗沟的整体河道疏通,改造。现今江苏北部一带运河即是淮南运河的河道!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淮南地区沿岸部分城市群

唐宋时期,淮南地区运河沿岸城市群以高邮,楚州,扬州,宝应为主。由于北宋政府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国家整体物资运输能力得到增强。城市群进一步衍生以扬子、北神、瓜州为主的新市镇城市群。

淮南运河受宋代政府政策影响,运河城市群形成大城市,小市镇错落有致的城市聚落景观!

  • 浙东地区运河沿岸城市群

浙江东部一带,由于土地资源、人口资源、水利资源的冲击,在唐宋时期,形成以萧山、上虞、绍兴为主的运河沿岸城市群。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一字纵深排列的城市街区

有趣的是,萧山,上虞等地城市发展,多以运河一字纵深排列,也就是城市街区的轴线即是运河,形成一河,一街,一城的独特城市形态。

当然,过度依赖水运航道,反而会使原有基础设施完备的陆上驿道趋于破败,造成资源浪费!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浙东地区运河沿岸部分城市群

反思

从中国封建化的城市形态发展中,大多运河城市拥有水陆交通互达的便捷条件,区域物资转移能力及商业服务功能得到增强。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运河经济对于区域城市群建设的深度剖析!

城市内部河运

运河经济以唐为成熟,宋代达到巅峰,并促进运河沿岸商业街发展,后期受不同统治者法令及自然地理状况甚有兴盛,甚有退化。

区域城市化并不能以运河经济模式概括,只是不同地域拥有相适应本区域环境的城市建设载体!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中国城市史及其附属文献

图:站内配图,网络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作者:历史小记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12691633622272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