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过后还忙,请问在忙何事

在上文“朱元璋称帝31年里的4个端午节,一条完整治国管民的线索”中,我们谈了朱元璋在端午节时有17次事务记录,其中14次没有记录。那么,本人认为:这14天并不是说朱元璋无事可做去玩儿了,而是这14天处理的日常事务比较普通。

如果我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上文说了他端午的事情,本文说说端午后没几天的事情。

(1)忙和忙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瞎忙忙丢了天下;有的人真忙,是没有方向感,朱元璋则是位很有方向感的“忙皇帝”:为大明打下两个世纪的秩序基础

朱元璋是一位很勤奋的皇帝,但勤奋只是治理好国家的一个条件。像崇祯那样毫无章法地忙是不行的。出现灾荒了那就去救;出现贪官污吏了就去抓;打了败仗了那就去杀;实在不行了,那就来个《罪己诏》。

这个属于瞎忙。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过后还忙,请问在忙何事

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很多。别人吧,咱不能说,找挨骂。我只能说我自己。每天早晨七点起床就开始忙,忙写作、忙接送孩子、忙做饭,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但如何?还是一事无成。这就属于没有重点、没有方向感、没有实际行动的瞎忙。

朱元璋很忙,忙到什么程度呢?

我很喜欢黄省曾对朱元璋的评价“鸡鸣天子”:鸡鸣天子下床梯,内直红妆两队齐。阊阖虎头门大启,春星犹带紫宫低。自《洪武宫词》。

雄鸡唱响,朱元璋开始一天的工作。这还不能说他有多么忙,他自己的话最形象。在《明太祖实录·十八年五月初六》朱元璋也对群臣说过这样的话,原文我就不贴了,去哪里找的详细地址我都给出来了,想来您能够找得到:

朕每天早晨到晚上一直在处理政务,到了晚上还要沉思静坐回想这一天是否有什么办理失当的地方,直到深夜才睡下。难道我不喜欢安逸的日子吗?

过去天下没有安定的时候,我饿了没有时间吃东西,疲倦了也没有时间休息,整日地工作呀工作,经过我奖励有功的将帅,才最终天下安宁了。这时,就算我天天饮酒作乐,难道有人会反对吗?

但是,我不能呀。回顾历史,哪个朝代、哪个强国不是靠勤政而兴旺!相反,哪个不是因怠政而亡。

天命的来去,人心的向北,都要靠皇帝的勤与怠,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我怎么还敢浪费时间而利用空闲时间去图享乐呢?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朱元璋这么忙,到底在忙什么?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过后还忙,请问在忙何事

其实,朱元璋在忙自己的天下稳定,在忙明朝不会因为灾荒、不会因为皇权旁落而被灭亡。

他很有有方向感。比如从上文介绍的31个端午节中的4个节点,我们就能摸出朱元璋在治理国家上有四个阶段——通过武力夺取天下、塑造合法性(洪武二三四三次祭奠祖先、外祖父母),管民(洪武三年,日常生活儒家化运动),管官(洪武十三年杀胡惟庸大赦天下),将成果固定化(洪武三十年大明律成)这四个阶段,这是一个完整的“洪武统治由武转文的完整过程”。

可以说,对于整个明朝的“顶层设计”来说,朱元璋完成了大部分顶层设计——法制和社会秩序管理、经济建设、外交发展等。只有一小部分顶层设计没有去做,那就是“厂卫制度”完善和内阁制的行程。

(2)朱元璋的忙忙在一直为“皇权独大”下的百姓安稳而努力:既然要稳定就需要理解基础所在,朱元璋的一生都在忙着“肚子”问题,这个是基础,基础之上咋折腾都无大事

作为开国皇帝,马上得天下自然可以理解。但治理天下想同样在马上,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种地、管民等不需要在马上,因此必然要与人打交道,就不能打打杀杀的。在马上对敌人时很简单,杀将过去砍了你!在马下对民生问题则需要与人交流。

那么,与人交流就需要理解最大部分人的诉求,好在朱元璋是绝对草根出身,他懂得最广大老百姓的基础需求——活着。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忙着这件事情。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过后还忙,请问在忙何事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庚申日(即五月十六,1393年6月25日),那时的朱元璋已经很安稳了,国内国外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推翻明朝。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说:人之常情安于所忽饱,即忘饥暖、即忘寒,不思为备。一旦卒遇凶荒,则茫然无措……

之后,朱元璋又感慨,若不是我深知百姓疾苦,竭尽所能地督促,哪里有今天天下稳定。现在粮食充足了,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安枕无忧,那就错了!预防的办法、方针不可一日忘记。工部(实录如此)应该给百姓下命令,百姓的空地上要种植桑枣,假如遇到灾荒可以作为粮食的补充,多种棉花既可以取暖又可以提高税收。

所以,将上文和本文结合在一起,我们就会看到:朱元璋的忙一直是忙在“皇权独大”下的百姓安稳。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4个关键节日中提到的管民的“日常儒家化运动”,还是开始废除宰相、屠戮功臣都是如此,一方面让老百姓安心在“儒家秩序”下安心生活,一方面铲除对皇权的威胁——屠戮功臣、杀伐官员,这些事儿的根本都是为了百姓的“肚子”问题。屠戮功臣、杀伐官员一方面威胁了皇权,一方面因为土地兼并会妨碍百姓的“肚子”问题。

由此,基础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那么,老百姓就好管理了。

管民很简单,从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二年,朱元璋本质上已经完成了管民的一切程序。“四民”如何起名字、如何穿衣,百姓的户籍制度,禁海、迁民等问题虽然引发了波动但都不是主体。老百姓有了生存基础,不会闹事儿。

所以,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朱元璋终于下狠手处理胡惟庸案件,由此,掀开了“管官时代”。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过后还忙,请问在忙何事

综上所述:百姓容易管理,百姓之上才真正地不好管理

管官时代从洪武十三年开始到他死,都只是朱元璋在名义上获得了成功,实质上他同样是失败者。

朱元璋对自己不信任的官员(元朝降臣)、功臣进行了大规模地清理。同时,也为自己的儿子、孙子的天下奠定基础。到了洪武二十七年、二十八年(1395年),先后对自己的亲家们下手,逼得傅友德自杀、冯胜被赐死。

这时的朱元璋,无论是管官还是管民,都获得了巨大胜利。其实,他都是失败者。禁海政策,从他活着到死甚至大明灭亡都没有完成;管官?结果孙子天下被儿子推翻了,虽然都是自己的后代,但毕竟不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结果。

朱元璋太忙了,忙了一辈子,从生到死都在忙。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过后还忙,请问在忙何事

为了什么呢?其实就是为了“小农经济下的经济秩序的问题”,大白话就是:为了肚子的问题。

但这就是人的一生,谁又能逃得出去呢?

朱元璋称帝31年里的4个端午节,一条完整治国管民的线索

翁同龢与李鸿章没有私仇,代笔参劾翁同书的人另有其人

唐伯虎天才的伟大画家,不负责任的儿子、丈夫与父亲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36821118540237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