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战国后期,能在军事实力上与秦国分庭抗争的,恐怕就只有被称为“苦寒之地”的赵国了。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其实是很差的,北与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接壤,百姓苦于受其侵扰;东西两面即是齐、秦两霸,在崛起之前,赵国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战国形势图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四战之地的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军事上的改革后,居然摇身一变,国力陡然大增,就算是面对“虎狼之师”的秦军也不甘示弱,还掀起了一股时下流行的骑兵热。这场变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

赵雍其实是个非常敏感的人。身为一国之主,在面对敌国的频频欺压时,他只能独挑大梁,横眉冷对千夫指,冒着被天下人指责的风险毅然决然的下令易服变法。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天爷最终为他的努力给予了报酬。

赵武灵王即位之初国内的积弱之势

赵武灵王十四岁时,其父赵肃侯薨,赵雍只能以冲龄践祚。彼时,“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五国名为会葬,其意实乃分赵。国君初丧,形势未稳而敌军又大举压境,这是赵雍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验。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好在赵雍年少便展露出非凡天赋,他在一干老臣的帮助下,直接摆出强硬的、鱼死网破的态度来面对不怀好意的五国。赵国进入一级戒备,联盟韩、宋以抗敌。赵雍还下令前来“吊唁”的五国只能派使者入境,否则便视为宣战。面对赵国如此强硬的态度,五国只能罢手悻悻而去,赵国成功渡过了危机。

其实,自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以来,除了赵、燕以外,其余五雄皆有所动作。

先是魏国文侯、武侯两代励精图治,任李悝、吴起等人改革变法,率先成为霸主;而楚国亦紧随其后,在吴起叛魏后,楚悼王引吴起入楚改革,一时间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魏楚之后,齐、秦两国又再次崛起,雄踞东、西两地,号令天下。就连弱小的韩国,都有申不害变法,以图强国。

光论军事实力而言,早在赵雍之父赵肃侯时期,赵国就可以与其他国家平分秋色。但赵国还要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大后方一直不得安宁,这就导致了赵国不能够专心南进向中原地区扩张,做到彻底的强大。

赵武灵王八年(公元前323年),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事情完毕后,唯赵武灵王除去王号,他说道:“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于是赵武灵王依旧以“君”自处。不恋虚名,进退有度。赵雍的政治天赋还是很不错的。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视剧中年轻的赵武灵王

纵使是年少英才,在一场场败仗摆在眼前时,也不得不做出改变:

(赵武灵王)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

——《史记·赵世家》

除了这些,赵国还有一个心腹大患,那就是中山国。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山国除了东北一角与燕相连以外,其余的皆被赵国包含在内。

因为中山国的存在,赵国的土地无法连成整体,而邯郸、代郡等重地之间的交通又为其所阻断。故中山国简直就像是插在赵国肚子上的一把锋刃的匕首。赵国有几次都想灭掉中山,但是,燕、齐两国在背后作祟,资助中山国,他们希望以此来扰乱赵国。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面对这种种的困难,赵武灵王终于决定实行“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的困难与胡服骑射的施行

战国前期,各国之间的交战还是以战车为主。战车能在战役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故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词来形容一国之国力。但战车也是有缺点的,即只适合在平原地区进行战斗,一旦进入山地等崎岖之场所,笨重的战车反而会成为累赘。而赵国常年与灵活的少数民族打交道,笨重的赵军在轻灵的骑兵面前很难占到便宜。于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赵武灵王觉得效仿少数民族来改革军队,但他还是有顾虑。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赵武灵王

古代的中国拥有着强大的民族自信力,对于四周未开化的民族,我们称其为蛮、夷、戎、狄等等。赵武灵王想要易服以教民,这就是要让赵人以夷为师,这是百姓们不能忍受的。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河北邯郸的胡服骑射雕塑

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赵雍召重臣肥义来商量改革事项。这场会议谈了五天,随后,赵雍巡视各地,体察了国家之积弱、百姓之辛苦: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

——赵武灵王

赵雍终于明白,“有高世之名者,必有遗俗之累”!他下定决心要让百姓退去繁重、笨拙的宽袖长袍,穿上胡人轻巧的短袖短装,学习胡人在马上射箭、作战。

改革伊始,国内有很多的大臣反对,其中的核心,便是赵雍的叔父——公子成。

胡服骑射: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少数民族骑兵

为破除阻力,赵武灵王向国人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思想: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赵武灵王一方面提拔支持自己易服的人上位,另一方面则与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他命令被誉为“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的周绍为太子的辅佐之官,并让他易胡服以教太子,这是提拔自己的势力。再有与大臣辩论的一面,其中最显著的,乃是劝说公子成易服。

赵雍派人给公子成传话道: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但是公子成对此不作理会。没办法,赵武灵王只能亲自去公子成的家中例数国耻以劝说:

曾经中山国凭借齐国的帮助,践踏我赵国土地,虏掠赵人,引水围困鄗城,鄗城几近失守。先王以此为耻,到现在这个仇都还没有报!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骑射的装备,可以报中山之仇。可是叔父却顺从中原的习俗,违背先主的遗志,厌恶变服的名声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耻辱,您这是置我于何地啊?

公子成被赵武灵王所感动,第二天穿胡服上朝。有了公子成点头,赵国这才下达了易胡服的命令。

结语:

胡服骑射后,赵国实力大增,成功的“率骑入胡,辟地千里”,并于公元前296年灭掉中山国,这恐怕就是最早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了。此次改革后,骑兵开始风靡于各国,赵军亦有了与秦国“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本钱。从另一角度看,胡服骑射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来往,对民族融合存在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惜的是,赵武灵王晚年的昏庸,导致自己被围困于沙丘宫内,只能“探爵鷇而食”,最后被活活饿死。


参考文献:

《战国策·武灵王平昼闲居》

《战国策·王立周绍为傅》

《史记·赵世家》

《资治通鉴》

本文作者:岁月青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370922229242317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