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今天我们要讲的部落在历史中影响深远,但却又常年充当配角,在中亚众多的突厥部落中,葛逻禄人扮演了“关键配角”的神角色。这得益于他们在几场决定中亚地区民族宗教发展走向的战役中,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依附在各种强权下艰难生存

这是一个在强权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西域游牧部落,6—13世纪的中亚葛逻禄人操着一口突厥语,是铁勒诸部的一支。这支部落有三姓,分别为炽俟(婆匐)、谋落(谋剌)和踏实力,所以文献中常称呼他们为“三姓葛逻禄”,把他们的首领称作为“叶护”。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从7世纪中叶的绿色范围逐渐扩展到8世纪初的灰色范围控制了巴尔喀什湖

它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部,可以说这支游牧部落一直依附着各种强权,艰难的生存着。突厥汗国强盛时,他跟着突厥混;薛延陀汗国崛起后,他就跟薛延陀汗国混。

650年,唐高宗李治继位,唐帝国强盛,唐朝将领高侃征讨车鼻部,葛逻禄就开始了依附唐朝的日子。但由于处于东西突厥之间,所以随着突厥势力的变化而改变阵营。657年,苏定方灭西突厥,三姓葛逻禄也各自被唐帝国封了“都督府”。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画家王可伟的作品)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三姓之中炽俟部据王志忠先生的意见可能是塞人或者粟特人,而谋落部和踏实力部则是比较正宗的西突厥人。这在今后他们的历史选择中就更加明显了。

——带路党炽俟部帮助唐帝国清理西突厥的残余势力

真正让葛逻禄登上历史舞台是炽俟部落首领炽俟弘福。虽然西突厥被灭,但西突厥仍然在这一地区活跃。唐朝的大将王方翼在伊犁河大战西突厥的最后一股强硬势力——阿史那车薄。这位炽俟部落首领炽俟弘福在接到阿史那车薄的密信后,屡次将情报交给王方翼,更是在战斗中临阵倒戈。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三部落当时的大致位置

唐帝国一看这炽俟弘福太懂事了,就给他封了一堆官,从游击将军一路飙升做到了云麾将军、左威卫将军、上柱国、天兵行军副大使兼招慰三姓葛逻禄使。而后炽俟部落将谋落部和一些突骑施人整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三姓葛逻禄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随着武则天把持朝政,西域的控制力减弱

也是由于唐帝国的帮助,三姓葛逻禄自此登上历史舞台,深刻的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他活跃于唐朝、回鹘、吐蕃、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西辽一直到元朝。他的族人还曾经建立起了闻名世界的伽色尼王朝。

这次战争之后奠定了葛逻禄人在伊犁地区的主导地位,改变了西域民族局势,西突厥汗国再无复国可能。不过随着唐高宗李治一死,武则天把持朝政,王方翼随后因为是王皇后的外戚被流放,西域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三姓葛逻禄暂时分别后成为西域霸主

武则天统治后期,经过“N”次政变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登上帝位。唐玄宗不想靠着和亲的方式和后突厥过日子,唐朝便开始拉上葛逻禄人和突骑施人与后突厥死磕。就在这一来二去的混乱之中,突骑施在旁系领袖苏禄可汗的领导下崛起。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突骑施车鼻施部——苏禄可汗,他在渴水日战争中大胜阿拉伯军队

在突骑施人崛起之前,炽俟人统治的三姓葛逻禄是唐朝的铁杆粉丝。唐朝在新疆地区的首任节度使阿史那献能调动的部落士兵很多都是葛逻禄人。但是就是随着突骑施的苏禄可汗击败阿史那献,唐朝放弃了阿史那献,后改为扶持苏禄。

三姓葛逻禄人面对突骑施的压力,有粟特血统的炽俟部开始向西,迁往伊塞克湖,但有突厥血统的的突谋落、踏实力部却向东北方向跑到了后突厥汗国的领地发展。而当年升官发财的炽俟弘福一家已经跑到长安吃官粮研究儒学去了。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突骑施汗钱——正面为:粟特文,意为天,神的突骑施可汗钱币”多出土于丝绸之路上。

所以我们能在后突厥汗国的历史中发现,一个西域的葛逻禄部落在漠北地区活动。而后来,后突厥国的末代可汗白眉可汗被回鹘骨力裴罗杀死。东葛逻禄人和回纥争夺漠北霸权失败,东葛逻禄人不得不再次选择西迁。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葛逻禄人与突骑施人争夺西域霸权

这时的原本称霸西域的突骑施人苏禄可汗却因为管理不善被手下人杀了,突骑施大乱分为“黄姓”和“黑姓”,自此开始衰落。唐朝又开始大力扶持葛逻禄,炽俟部重新大量收边突骑施残余势力。西迁的东葛逻禄人正好又跟炽俟部合在一起。三姓葛逻禄部落联盟正式取代突骑施成为西域霸主。

——历史上的第一场大戏怛罗斯之战

阿拉伯帝国经过改朝换代之后(黑衣大食)开始在中亚向东扩张,这也迎来了唐朝与阿拉伯帝国这两个“中世纪大帝国”唯一一次正面碰撞的时刻——怛罗斯战役。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怛罗斯战役

唐帝国在西域的一连串胜利,使得高仙芝这位“高句丽人”成为了大唐在中亚的“总督”。粟特人建立的“石国”被高仙芝以“无番臣礼”为由征讨石国,随后石国国王请求投降,高仙芝先是允诺,后又违背承诺,掳走石国国王及其部众,格杀老人与小孩。后来又将国王首级带来献给了唐玄宗,这时的高仙芝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但高仙芝的做法也对整个河中地区的粟特城邦,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原本高仙芝也是因为这些粟特人开始向阿拉伯势力倾斜,才出此狠手。但现在河中的粟特人更加倾向阿拉伯帝国。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求救。(我们发现每次都是逃跑的王子坏的事。)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高仙芝也是兵行险着,但葛逻禄人真的是够墙头草了

而怛罗斯城附近已经成为黑衣大食聚集的据点,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唐朝与我们的主角葛逻禄人组成联军带上弱小的拔汗那部,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战斗的细节我们今天暂且不讲,原准备围城战的高仙芝遇上了当时阿拉伯的大将阿布·穆斯林,恰巧他的手下带着援军赶到。唐朝联军只能与敌展开平原列阵战斗。

就在战斗打到第5天,负责外围的葛逻禄人判断唐军赢不了,那赢不了还拼什么命啊!主动与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达成协议,在随后的战斗中反水,成功左右了战局。唐军迅速溃败,最终仅剩数千人突围,而阿拉伯也是惨胜。

——战后的葛逻禄人重新臣服唐朝还没受处分

其实这场战斗并没有给两个帝国带来什么重大的历史影响,唐朝并没有因为怛罗斯之战而丢掉西域的控制权。(大概在790年以后,唐朝才失去西域)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而且仅仅过了两年,安西军就恢复战斗力,高仙芝的老部下封常清就升任安西节度使挥刀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敌军,征服当地。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封常清出身不好但被高仙芝提拔

葛逻禄见唐朝恢复的挺快,便又臣服于唐朝。并且积极主动的上交了逃到这里的“阿布思及其家人”。在怛罗斯战当中阿拉伯帝国也认识到了唐朝的军事实力,便停止了向东扩张。精明的中亚各国拔汗那、倶密、康国、安国等等国家仍然遣使朝贡于唐朝。而葛罗禄却默默的向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附近扩张,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国家,并一直维持到9世纪末。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大唐皇帝会见外国使臣

战后,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立即派人来与唐朝讲和。双方仍然按照之前的方式继续相处,每年均有使臣来朝,贸易也还在继续。但怛罗斯战的大将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不久就被谋杀,就连支援他的下属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

唐朝对怛罗斯之战其实并不重视,战败的高仙芝也没丢官反而留在了长安。高仙芝不在中亚也就没功夫教训葛逻禄人,封常清忙着对付大勃律。这“兄弟”二人在之后的“安史之乱”中被唐玄宗疑心病给弄死了。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可能修养几年,挑个时间就会教训葛逻禄人。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高仙芝与封常清没有死在西域中亚,而是死在了唐玄宗的圣旨下

对于唐帝国的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心理上的,之前扶持的突骑施苏禄还能力压阿拉伯帝国好几十年,没想到一手栽培的葛逻禄直接就当了叛徒。但唐帝国还没进一步与阿拉伯帝国争锋,自己就迎来了“安史之乱”,这才导致唐朝势力从西域撤出。而且葛逻禄在历史上蹦跶的时间却远远要比唐朝还要长。

历史故事里的常年配角葛逻禄人,在夹缝中生存的西域民族

小心生存的葛逻禄人将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我们看之前的故事和之后的历史,这个葛逻禄人虽说总是附庸强权势力,但每次轮到外族侵略,他们绝对是第一个叛乱并能够左右战局的人。下一篇,我们再接着讲葛逻禄人左右的另一场“世界文明大战”

安史之乱根源唐帝国的性格,兴盛与衰败都源于扩张的欲望

高仙芝与封常清这哥俩怎么死的微操帝唐玄宗玩死三位名将,还差点把国家玩完

更多西域故事你可以看看这个:

本文作者:一伸手就是风口浪尖(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22933566681958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