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红土地上“求是”人——浙江大学与我省开幼子双囹圄展省校合作纪实

2017-05-20 上饶市
(原标题:红土地上“求是”人——浙江大学与我省开展省校合作纪实)

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所被誉为“东方剑桥”的知名学府——浙江大学,一直为江西人所熟悉。

这熟悉,缘于江西与浙江的山水相连;这熟悉,缘于每年都有众多的江西学子考入浙大深造;这熟悉,更来自于浙大120年的沧桑历程里,与江西这片红土地结下的不解情缘。

80年前,为在抗战烽火中坚持办学,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率全校开启了著名的“文军西征”,途中一路艰辛来到江西泰和。短短8个月时间,通过修筑浙大码头、浙大堤,创办澄江学校和沙村垦殖场,与泰和人民结下了深深情谊。也就在这里,浙大的“求是”校训孕育成熟。

60年前,为支援我省经济建设,几年间,500多名浙大毕业生满怀着“求是”精神,走进江西、扎根江西,成为我省“二五”时期各条经济战线的骨干力量。

15年前,我省与浙大基于一直以来的良好合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从而拉开了双方在科技、教育、人才和经济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的序幕。

由此,浙大的“求是”精神,在红土地上夺目绽放。

求产业之是,助力江西经济发展

2006年,作为省校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浙江大学科技园(江西)在南昌高新区拔地而起。至今,仍然是浙大在浙江之外创建的唯一一座省级科技园。

为使科技园发挥最大效应,浙大瞄准南昌列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契机,强力主攻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关键产业,使园区成为我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目前,科技园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微软、贝塔斯曼、富士电机,以及台湾英华达等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企业60余家,形成相当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去年,园区创造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1亿元。

“可以说,浙大科技园是外地大学在我省开办的科技园中,成绩比较突出的一家。”我省有关负责人对浙大科技园的发展予以积极评价。

近年来,为把更多的资源引入江西,浙大创新技术研究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在我省设立分院。此外,科技园还正启动二期建设,重点引进浙大的研发机构及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入驻,打造国内一流的软件及信息产业科研基地。

求教育之是,推动江西人才培养

采访中,江西欧龙供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万送,谈起创业历程,始终认为他的成功,离不开在浙大卓越赣商班的学习经历。

说到浙大卓越赣商班,如今在江西的许多企业家当中,已是小有名气。该班是依托浙大的教育资源,并整合国内外名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投资基金,建立的一个集商学培训、产业研究、管理咨询、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成立近9年来,该班先后与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工商联、省国资委等多个部门合作,并在南昌、上饶、萍乡等地举办培训班,累计培训党政干部和企业家超万人。

与此同时,浙大充分借助学科优势,着力为我省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技术人才培训方案。2014年,联创光电与浙大信电系联合举办在职工程硕士班。2015年,浙大软件学院又根据南昌高新区软件企业密集,而人才比较匮乏的情况,设立江西教育基地,第一期招生就为区内企业定向培养了53名软件工程硕士。

求创新之是,加速江西科技进步

最近,浙大校友、晶能光电CEO王敏一直在为与浙大光电学院联合成立光电研究院的事忙碌。随着硅衬底LED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的目光已聚焦到了如何做大做强硅衬底LED产业集群。

踌躇之际,他与浙大光电学院一拍即合。王敏表示,浙大光学工程学科是最具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之一;通过合作,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晶能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借助浙大的国际影响力,面向全球招揽顶尖创新人才。

此次携手,同时也开创了新时期省校合作的新模式。近年来,浙大创新技术研究院也正是按照这一模式扎根江西,与永修县合作筹建有机硅创新中心,与于都县果茶局合作建立“脐橙黄龙病防控工作站”,与江西瑞信集团合作成立“防火保湿研发中心”。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合作模式既拓宽了高校的技术产业化渠道,又满足了企业对创新的需求,可谓两全其美。”

如今,随着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浙大也在逐步转变省校合作思路。一方面,在手段上力争做到“雪中送炭”;另一方面,在资源上,提出泛浙大理念,从而把校友企业、浙大和政府资源都汇聚起来,在推动江西创新上,打造发展共同体。

创新的手段,创新的理念,谋划中的第二轮江西与浙大全面合作,必将让“求是”精神,更加浓墨重彩地书写在这片红土地上。

本报记者殷勇

(原标题:红土地上“求是”人——浙江大学与我省开展省校合作纪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