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安市> 正文

他让浙大变成东方剑桥 他让浙大精神薪池塘小马大营救火相传|浙大|竺可桢|东方剑桥

这个人,做了13年的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以他为名的浙大学院,至今仍是莘莘学子们的梦想。

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的前一年,竺可桢受蒋介石“钦点”担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刚开始很不情愿担任校长,认为“大学校长,其职务繁重10倍于研究所所长”,自己很难也不愿意应付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和千头万绪的行政工作,更不想放弃刚刚有起色的气象研究所的工作。

然而,妻子和朋友的鼓励,如陈布雷弟弟陈训慈来函劝他“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再加上竺的公心——“余若不为浙大谋明哲保身主义,则浙大又必陷入党部之手,而党之被人操纵已无疑异”,最终使得竺可桢决定接受浙大校长职务,但竺可桢提出三个条件:“财政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干涉;而时间以半年为限。”

1936年4月25日,46岁的竺可桢正式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同时兼任气象研究所所长,一直到1946年)。原只想做半年校长的竺可桢,后因全面抗战爆发,义不容辞地将担子一直挑了下去,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1944年,英国皇家科学院士李约瑟教授考察了中国诸多大学后,评价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将其誉为“东方剑桥”。

1946年,在经历了整整8年半的流亡之后,浙大在竺可桢带领下安然回到杭州。学校奇迹般地从原来的3个学院16个学系发展壮大为7个学院27个学系,教授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余人,成为中央大学之外当时全国又一所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

竺可桢校长以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实践,诠释了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高度、格局和气象。

他将“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留给莘莘学子。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1936年秋,竺可桢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的两个简单却意味深长的问题,也是至今印刻于浙大各个校区的一句名言。

他将“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传给并肩向前的教授们。

抗战西迁黔北湄潭期间,文庙变身图书馆,祠堂改为实验室,邮局化身学生宿舍;物理学家王淦昌在简陋的实验室中开展中微子实验,生物学家谈家桢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观察动植物标本,数学家苏步青在溶洞里与学生侃侃而谈,日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在茶馆中刻苦读书……

时势造英雄,竺可桢在校13年间,浙大共培养30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在不同的领域开拓创新,成为改造社会的中坚力量,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竺可桢率领浙大筚路蓝缕13年,把浙大带进世界名校行列。

浙大,有竺可桢相随,亦是浙大的幸运。

竺可桢的传奇一生,区区一文无法完整言说,而他的“求是”精神,他的气象成就,至今四下可见,传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