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江市> 正文

九江市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述 - 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政策 -九江乐居网

2018-10-31 九江市

2月28日,位于九江经开区出口加工区的巨石二期项目成功点火;4月3日,一期15万吨窑炉成功砌砖;7月12日,总投 资43亿元的巨石九江公司年产35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投产。十年前,中国巨石在九江经开区立下了建设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玻纤生产基地的宏愿;十年后,一个现代化的玻纤基地在这里拔地而起。年产35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的全面建成,不仅是产能规模上的一次壮大,更是技术、质量上的一次飞跃。

  中国巨石九江公司的成长之路,折射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历程。现在,随着以巨石二期、心连心复合肥、天赐新材料、明阳电路、生益科技等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的蓬勃发展,非公经济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加速我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电视电话会上,全省共表彰了发展升级、科技创新非公有制示范企业98户,九江就有16户企业荣获先进,占比17%。2018年江西民营企业100强中,九江有12家民营企业入围。九江市三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勇、九江礼涞农业集团董事长刘建荣获“2018中国农村电 商致富带头人”称号。

  高位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潜力、最富创造力的主体,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力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省委大大刘奇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放心、放手、放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非公企业家认清发展大势,牢牢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应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挑战,始终坚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信心,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做大做强,促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省委副大大、省长易炼红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担当作为、务实高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最充足、最适宜的“阳光雨露”,打造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非公有制经济“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围绕产业发展“百千万”目标,大力推进“555”工程,强化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市委大大林彬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在今年7月23日召开的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专门对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出批示:“要助推打造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林彬杨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九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要大力发展、支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市委副大大、市长谢一平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方向和思路,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带动引导其他产业。

  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九江市人才新政30条》《九江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支持、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国务院和省市扶助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督查,重点督查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切实将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为让目标落地,让政策落实,让工作落细,市委深入实施“重大项目见效年”,出台了《干部作风建设整治行动方案》,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用担当实干的精神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让民营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

  事实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市以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为契机,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为民间投 资提供天然的“阳光浴场”。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与50余所高校结成对子,并建成院士工作站3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66家,我市院士工作站总量排在全省第一。加快“映山红行动”实施和推进,进一步强化企业上市政策引导和激励,德福科技等4家企业正处于主板上市辅导备案,赛晶科技等一批企业启动IPO,建立了200家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深入实施“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加大力度吸引浔商浔才回乡创业,“浔商回家”活动催生“归巢效应”,今年“浔商回家春季茶叙会”上签约项目30个,资金近100亿元;大力加强外埠商会建设,市县两级在全国各地已成立浔商外埠商会88家,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展空间。

  非公有制经济挑起经济发展大梁

  6月22日,九江经开区与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举行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签约仪式。绿驰汽车集团计划在九江经开区投 资55亿元,兴建年产2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预计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产值340亿元,年税收13亿元。

  以天赐新材料为龙头的湖口县化工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已聚集上下游关联项目25个,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19个,项目全部建成后,产业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日化护理材料生产基地。

  绿驰汽车、天赐新材料牵手九江、扎根九江,成为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挑起了经济发展的大梁,成为全市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廖奇志介绍说。

  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非公经营主体突破30万户,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42.5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60.8%,增速9%,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60.7%,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上交税金240.7亿元,同比增长25.9%,占财政总收入55.1%,占税收总额62.1%。

  特别可喜的是,围绕“5+1”千亿产业集群,非公有制经济中新工业新动能不断壮大,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巨石二期、心连心复合肥、天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明阳电路二期、晨光技改扩能、德宏工业、生益科技、天赐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绿驰新能源乘用车等项目签约落户,腾讯云计算、猪八戒双创中心、思科孵化中心等新动能项目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链不断延展。

  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希望‘一次跑’‘一次办’。”这是众多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高效服务非公企业发展?我市着力释放改革红利,把“放管服”改革作为重要内容,深化各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次办”“联合办”“容缺办”“代办领办”等,让企业在办事中“少跑路、不跑路”。工商登记在全省率先实现“三十证合一”,市本级行政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一半,审批环节减少1/3,网上审批到位率100%,切实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

  全力创新帮扶举措。我市深入开展了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政企“茶叙会”“企业评部门”“电视问政”“亲清政商座谈会”等活动,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建立企业帮扶倒贷资金池,开展“百家银行进千企”活动,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和“财园信贷通”等金融产品作用,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目前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达96.2%,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为企业减负7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由2017年初的87.3元下降为2018年的85元以下。同时,市非公经济领导小组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了政策、金融、科技、法律、人才、开放六个服务团队,着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大力构建亲清关系。我市始终秉承“亲、清”理念,大力推进党委政府与商会组织、民营企业沟通协商制度建设,积极营造“政企合心合力、携手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承诺兑现,开展了招商引资合同兑现专项行动,严格履行与民营企业签订的合法合规协议和合同,打造“诚信九江”名片。市非公领导小组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权益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工作权限办理非公企业合理合法诉求,进一步加强对非公企业权益的司法保护。市委统战部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在全市广泛打造“同心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非公经济风采展”宣传活动,实施“民企名校培训”素质提升工程,为非公经济“两个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吹响了“九江融入长江经济带,振兴江西北大门,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的奋进号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九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好时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