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昌市> 正文

宝宝扎堆驾小小忍者如何刷金子到 医疗资源“压力山大”

2017-07-12 南昌市
(原标题:宝宝扎堆驾到医疗资源“压力山大”)

出生人口数(去年1月1日至今年1月31日)74282人

(其中“二孩”34234人)助产机构分娩量

2015年70487人2016年80427人

医疗资源

注册的儿科医师466名执业助理医师106名

儿科设置普通床位513张

NICU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设置床位数49张

本报南昌讯(记者余红举实习生孙地祥)7月11日,记者从南昌市了解到,南昌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初显:去年1月1日至今年1月31日,南昌市出生人口为74282人,其中“二孩”34234人,约占总出生人口数的46.1%。据介绍,南昌市新生儿出生数量快速增长,产科儿科医疗资源渐显紧张。

医疗资源分布欠均衡

南昌市卫计委提供的各县区报表显示,2016年南昌市助产机构分娩数比2015年增长9940人,同比增长14.10%。据统计,2016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的分娩量比2015年合计新增7547人,占南昌市新增分娩量的76%。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产科儿科医疗资源紧缺。

据悉,南昌市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数484人,在编人员352人,在职人员(含聘用)579人。南昌市仅7家医院设有NICU病房,各县(区)卫生院普遍没有配备儿科专业医生。

南昌市政协产科儿科医疗资源紧缺问题课题组分析认为,南昌市医疗资源分布欠均衡,过于集中在南昌市中心区域。省级专科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人满为患,南昌市、县区级医院产科儿科门诊量相对较少。其深层次原因是产科儿科医疗资源、专业人才向南昌主城区的省级或市级大医院集中,造成县、区和乡镇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综合性医院人才流失。另一方面,省、市专科性大医院医生存在超负荷工作现象,无法保证医疗质量。

与此同时,产科儿科医务人员严重不足,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低。

据介绍,产科儿科医务人员工作时间长、负荷重、风险大。在儿科领域,目前状况与“2020年儿童医疗改革目标任务的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及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的目标相差甚远。在同一家医院,相对于高强度工作,儿科医生待遇普遍较低,导致部分医生辞职、转岗、考研或跳槽到其他医院,进一步导致综合性医院人才流失。

此外,还存在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三级甲等以下医疗单位转诊率偏高;社区医生严重缺乏,乡镇卫生院门诊质量不佳;业务用房不足、设施陈旧老化,无法满足正常工作需要等问题。

据了解,全市4所妇幼保健机构(市级1所,县区级3所)没有购建业务用房,业务用房均为借用,6所购建业务用房的机构中有1所为危房。设施设备普遍缺乏,只有3个县区能提供住院服务,开放床位85张,其中产科床位75张,儿科床位10张。

培养人才优化资源

南昌市政协产科儿科医疗资源紧缺问题课题组提出建议,加快推进南昌市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可采取整合或撤、并等方式,将部分市属医院产科儿科人员及设备,优化、合并到市妇幼保健院,避免重复、分散投入。

课题组还建议,南昌大学医学院等院校恢复儿科系,增加儿科专业的招生数,近期可在其他专业调剂学生向儿科方向转型,努力破解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加大产科儿科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在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人才住房等方面给予系统安排和优惠,形成“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调整强化助产士、儿科医师、护士等紧缺人员的岗位配置,对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和护士等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在“因病施治,合理医疗”的职业操守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待遇。医疗机构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确保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

此外,通过把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专科医疗串联起来,将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辐射到基层医疗机构,从而提升医疗效果,将民营妇女儿童医院纳入政府三级分诊制度范畴。

(原标题:宝宝扎堆驾到医疗资源“压力山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