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昌市> 正文

南昌市韩美味加盟探索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助力个性化康复服务_江西

  平时头疼脑热了,有固定的医生帮开药,进行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能享受健康体检等个性化服务……想要享受这些免费的个性化“私人订制” 服务,家住东湖区的残疾人只需做一件事——与东湖区残联“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近年来,我市在东湖区先行先试,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社区医生离残疾人近、熟悉残疾人状况、服务方便及时的优势,探索家庭医生精准签约服务模式,让残疾人和家庭医生“近距离约会”。目前,家庭医生正在逐步走入全市寻常残疾人家。

  典型

  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圈打通诊疗“最后一公里”

  7月28日,正值周末,一大早东湖区残联“家庭医生”团队就来到状元桥社区开展上门服务。第一站是重度肢体残疾人龚奶奶家。现年79岁的龚奶奶,卧病在床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今年,她与百花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服务老人。

  “一查二问三叮嘱”已成为习惯动作。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到龚奶奶家后,医护人员利用随身携带的医疗仪器为老人做了血糖、血压等检查,并询问其身体状况,看到指标正常,不忘叮嘱老人一定要按时吃降压药、降糖药,高温天饮食要清淡。

  “之前签约家庭医生时,我其实没往心里去,没当回事。没想到你们这么用心,天气这么热还上门服务,太谢谢你们啦!”龚奶奶的儿子不住地道谢。

  离开龚奶奶家,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又赶往下一户。

  龚奶奶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后,东湖区残联还针对龚奶奶的需求,提供辅具适配、指导康复训练等服务。“他们的服务很热情,医生很细心地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给了很多康复建议,我感觉残联这个惠民政策很靠谱。”龚奶奶说。

  据统计,东湖区共有残疾人9202人。为了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近年来,东湖区残联、区卫计委与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东湖区各类残疾人可到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自主选择家庭医生,凭本人身份证、残疾人证等有效证件与家庭医生签订《协议书》。

  目前,东湖区共有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形成了辖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签约工作开展以来,家庭医生为每位残疾人填写《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调查表》《精准康复服务入户信息登记表》《基本康复服务目录》,详细了解掌握残疾人基本信息、基本医疗、康复需求和就业状况。

  同时,东湖区还为每位残疾人建立了由初筛转介表、复筛未通过个案登记表、发育诊断申请单、诊断结果反馈单、疾病证明书、残疾评定表、家庭医生签约协议等16项材料组成的残疾人个人档案,分类统计肢体、视力、听力等各类残疾人需要轮椅、助视器、助听器等辅具人数。截至目前,东湖区签约残疾人4583名,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9.8%,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31名0-6岁残疾儿童体检率达100%。

  探访

  精细康复服务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双手抓稳,眼睛看前……”昨天上午,53岁的王小红(化名)正在百花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杨红武指导下扶着栏杆走路,进行康复锻炼。

  2016年8月,王小红突然脑干出血,经过9个半月的救治,王小红虽然醒了,但四肢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从不能坐到能坐起来,从不能站到能站起来,相信不久就可以独立行走了。”杨红武告诉记者,与王小红签约后,他每周都会上门免费为她提供康复训练,现在王小红已恢复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吃饭、穿衣、喝水等,说话也清楚多了,在助行器的辅助下,也能行走了。

  通过康复服务,这样的医学奇迹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目前,东湖区已积极落实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负责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1500-2000户居民划分成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配备由1-2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和1名公卫人员组成的一个家庭医生团队。残疾人在与家庭医生签订协议后,可免费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用药和训练指导、上门服务等一体化服务。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作为打通诊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东湖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省中医院、省儿童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建立双向转、会诊关系,东湖区残联还依托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社区康复站,充分吸收康复服务机构专业教师、社区康复协调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共同做好与残疾人的联络对接和康复服务工作。今年已有3名0-6岁儿童经省儿童医院治疗后,分别转入了省脑瘫康复中心、南昌市培智学校进行康复训练。

  利好

  全面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送上一份健康大礼包

  市残联康复处处长于文凯表示,2018年,南昌市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在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同时,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县区也将分别以残疾儿童、建档立卡残疾人和重度贫困残疾人为重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能力,依托辖区康复服务专业力量配合,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发放康复服务卡,掌握残疾人在康复机构训练情况,症状有所减轻的残疾人,可持卡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同时,对残疾儿童、有康复需求的重度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的残疾人及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家庭等做到“应签尽签”,力争在2020年底,全市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80%以上。

  未来,市残联将以织密“残疾预防服务网、精准康复服务网、立体服务网、残疾儿童救助服务网、康复基本服务网”“五网”,努力实现“残疾预防科学化、康复服务精准化、康复模式立体化、项目实施人性化、辅具配发常态化”“五化”,以全市深入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契机,不断积累南昌市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