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昌市> 正文

高考恢复四十周年不同年代萍踪侠影三毛钱看的“高考记忆”

2017-06-09 南昌市
(原标题:高考恢复四十周年不同年代的“高考记忆”)

6月7日,在河北衡水二中考点,结束首场科目考试的考生走出考场。

又是一年高考时,全国数百万考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关键时刻。今年是恢复全国统一高考40周年,这场年度大考比往年更受瞩目。伴随着紧张、不安与兴奋,改变无数人人生轨迹、见证时代发展变迁的高考,再次勾起许多人的难忘记忆。  60岁的北京市民赵建国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他说,得知要恢复高考,特别高兴,“上大学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可这个梦想并不好实现”。当时,20岁的他正在北京顺义的大孙各庄镇插队,负责养猪。  “当时摆在知青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扎根农村干革命,另一条是招工回城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我们面前就有了一条新路。这是命运带给我们的机会。”他说。  赵建国记得,当年许多知青都报名了,“大家发疯了一样学习”。“考试太不容易了,前后十几届学生一起考,但再努力也有落榜生”,而他就成了其中的一个。赵建国不气馁,第二年继续报考。为了复习,他托人四处买书,找资料,本来不戴眼镜的他,因为看书一度把眼睛视力熬到0.8,“写东西快要趴在桌子上了”。  1978年,赵建国再次进入高考考场,最终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毕业后,他一直从事航空航天技术工作。“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会在插队的地方一边放猪,一边等待回城的机会,那一定是另外一种人生了。”他说。  北京市民老汪是1982年参加的高考。“当时的环境是,十年浩劫后国家急需人才,大学生非常稀缺。另一方面,考完后包分配,有很多好的岗位供你选择,报考的人很多,如果上了大学,你的人生就上了一个大台阶,路就好走很多。”他说。  老汪记得,当年他所在的贵州省贵阳市乌当中学,有两三百人报考,仅考取了6人,“考题很难”。当时的老师、学生知识欠缺,有的老师需要“现学现卖”,当时复习资料很少,“一本复习材料大家都传抄,老师还得亲自用油印机给大家复印”。  幸运的是,老汪考上了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了媒体工作。“我觉得高考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础,帮助我走入社会,也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说,“现在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可以走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1992年参加高考的王波现在是北京一家环保公司的负责人。他说自己对高考的记忆是“噩梦”。因为山东人口多、考生多、名额少,大家都很拼命,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前的一年简直是魔鬼般的生活,竞争太激烈”。  不过回头看来,他依然感谢那段日子。“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就在家乡山东高唐县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因为高考,我从家乡来到天津,考上了天津外国语学院,眼界更开阔,见识更多,也找到了职业方向。高考为我提供了一个增长见识的大平台。”他说。  “高考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经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6岁的硕士研究生邵子剑说。2009年,他在上海参加高考,正值梅雨季节,“天气又闷又热”,考了3天。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因为太紧张,一些同学跑错了考场,最后被警车护送到考场”。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做数学卷时太紧张了,填空题做到第9题就不会做了,大脑一片空白,看到别人都在奋笔疾书,为命运奋斗,自己却没有任何思路”。数学考完,他心情差到极点,晚饭也没吃,父亲专门为他放了歌曲《从头再来》。  让他庆幸的是,其他几门试卷发挥顺利,再加上自主招生加分,最后竟被北大录取,这让他感觉“冰火两重天”。出分的那一天,他还在毕业旅行的路上,也不敢查分。听到父亲在电话里告诉他好消息,“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放下”。  “从目前来看,我觉得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一场考试,因为在考场上,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邵子剑说,“如果没有高考,我就进不了北大,也不能感受这样宽阔的平台和多彩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很幸运!”

新闻链接

高考40年作文题里看“变迁”

6月7日,高考的首场语文考试刚结束,“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车辆与时代变迁”“用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等各地高考作文题立刻受到关注,引发热议。高考恢复40年里,内容不断丰富的作文题目牵动着人们的心弦,也悄然记录着社会的变迁。  每年高考,“打头阵”的语文考试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作文题目。社交网络上,人们乐此不疲地讨论当年的作文题目,回忆自己高考那年的拼搏。高考考题不断变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1977年刚恢复高考,中国百废待兴。恢复高考让许多人“重启命运之门”,他们从农村、工厂、牧区走向考场,放下农具、模具,拿起纸笔。10年的艰辛、自然灾害带来的悲怆都化为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动力。当年的北京卷《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我的心飞向毛大大纪念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等高考作文题,充满力量和希望,也不乏对过往的反思与警醒。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强对此深有感触。1978年,他和很多人一样,怀着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参加了高考。“高考就像我生命中突然出现的一道光,追寻更多知识、更好的出路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本能。”他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介绍,1977年刚恢复高考,高考作文与政治联系很紧密,结合时代状况,考试题目相对简单。到80年代初就具有一些弹性和灵活性。多年来,出题者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发挥出更好水平,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如让考生探讨社会问题和生活哲学等。考题不仅具有丰富的意义和内容,伦理和文化价值上也有讨论空间。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那些最初的作文题目似乎过于“严肃”“正经”。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作文题目更偏重社会议题,出题方式也更多样化。看图作文、改写短文等新高考作文模式应运而生,成为高考改革的一股“清流”。无论是80年代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作文题目,例如《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树木·森林·气候》,还是90年代《带刺的玫瑰花》《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鲜活生动的题目,都展示了高考顺应时代变化的特征。  从教以来,关注高考作文题是北京陈经纶中学语文教师李良益的“必修课”。他说,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记得之前的作文题目指向明确,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题目,超越了价值判断和评价,让考生用自己的经验或思考去完成一个逻辑评价,给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  专家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作文题目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例如,2008年的高考题目聚焦汶川地震,2009年则用寓言故事引导考生谈“生存的本领”。  张颐武介绍,这些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主要分为几类。一类是漫画或故事,“往往让人意想不到,可以做不同方面的延伸”;另一类是题目比较丰富,在伦理和价值观上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来谈,这些都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还有给出故事或者新闻,让考生来加以阐发。  “40年了,时代在变迁,高考在变革,作文题目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高考引领更多人走上了求知的道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把他们带去更美好的未来。”李良益说。

延伸阅读

40年见证不曾间断的“高考情缘”

一张准考证,迟到11年;一段“高考情”,延绵40载。泛黄的考卷,逝去的时光,唯有那段记忆犹新。在江西南昌,有一位老人用39张高考试卷,见证了他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  家住南昌市蓼洲街社区的70岁老人甘福保,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幸运儿”,他执著地将自己的高考情结延续至今,不曾间断。  1966年,高中毕业的甘福保满怀希望地准备参加高考,等来的,却是大学停止招生的消息,这让甘福保的心瞬间凉了下来。带着这份失落,甘福保进入一家工厂做工。按部就班的工作,顺其自然的生活,也难以填补他心中的遗憾。  1977年底,恢复高考的消息“喜从天降”,30岁的甘福保怀揣着那张迟到了11年的准考证,终于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已是而立之年的我,真没想到还能和年轻人一起同场比试,接受祖国挑选。”提起当年的情景,甘福保热泪盈眶。  “还记得当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时刻》。我心想,重返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不就是我此生最难忘的时刻吗?”甘福宝说。  为了这场考试,甘福保一刻也不敢怠慢。每晚两个半小时的补习班满足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求,白天上工,也一定要挤出时间复习功课。  “1978年1月4日,厂党委办公室通知我,可以参加体检了,那时我便肯定,考上了!”甘福保顺利考取当时的江西大学物理系,从一名工人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带着工资上大学,成为让人羡慕的幸运儿。  1978年夏天,高考又如约而至。已经是大一新生的甘福保高考后去高招办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自己做一做,再对一对答案,其乐无穷。”他说。  从那以后,甘福保就像上瘾一般,每年都得收藏一份。“不仅自己能练练手,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时,也能与时俱进。”  如今,甘福保已经连续收藏了39份高考试卷。  “国家通过高考选拔人才,让一大批有志气、有才能的青年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甘福保说,“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有着特殊的意义。等今年高考结束,我一定再去买一份试卷!”

据新华社

(原标题:高考恢复四十周年不同年代的“高考记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