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虽然权倾朝野,但覆败的种子早已埋下——论明哲保身的傅喜

从来正直的道路都是孤独的,人们往往会接受少数服从多数的平衡定理,却不会赞同坚持自己独立思想和人格的执拗之人。

虽然权倾朝野,但覆败的种子早已埋下——论明哲保身的傅喜

这条路究竟多少崎岖多少坎坷途

傅喜年轻时就喜欢钻研学问,知道是非进退,有远大的志向,汉哀帝被确立为太子时,汉成帝选择傅喜作太子庶子,等汉哀帝继位后,姐姐傅太后渐渐参与朝政,多处干涉汉哀帝的政令,傅喜就劝谏姐姐,因此姐姐很不喜欢他,特别是汉哀帝给外戚加官进爵,傅喜因为特别的关系,不仅没有接受,反而谦恭退让,没有接受。

随着位置的稳固,傅太后和丁姬渐渐骄奢起来,非常讨厌傅喜的恭敬节俭,尤其是傅太后想要让自己得到和汉成帝母亲一样的尊号时,傅喜和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同反对,认为这样不符合礼仪,被傅太后控制的汉哀帝想要通过罢免师丹来告诫傅喜,让他同意,但傅喜没有阿意顺从,于是,见不是自己一路人,把傅喜罢免归到封地里去了。

虽然权倾朝野,但覆败的种子早已埋下——论明哲保身的傅喜

在西汉外戚专权、扰乱朝纲、祸害天下、蚕食西汉根基的潮流中,傅喜作为一条特殊的光亮,是如此的明亮,他用他的高洁品性和卓越见识,鹤立在傅氏和丁氏的骄傲自大、奢侈腐败中,是如此地卓尔不群。

那么,为什么傅喜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加官进爵和荣华富贵呢?

第一:个人修养极高,从小就喜欢读书,立有远大的志向,通过在书里学到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闻。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明哲保身道理。

第二:建国初的吕氏专权作为深刻的历史教训,不仅是血淋淋地,更是极好的教训,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傅氏家族的一份子,傅喜以身作则,恭俭谦让,希望通过自己来影响傅太后和族人,免于重蹈吕氏家族覆灭的危险。

第三:作为权倾朝野的王氏家族,虽然因为汉成帝的驾崩和汉哀帝的继位,失去了宠幸,但王政君位居太皇太后之职,在宫廷里地位尊崇,权利并没有丧失,而王氏家族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实力和权利都没有丧失,虽然暂时被傅太后和汉哀帝夺去了话语权,但终有一日会反噬。基于这几种考虑,傅喜不得不洁身自爱。

傅喜的远见让他免于危亡,汉哀帝二十五岁就病死了,太皇太后在汉哀帝一死,即日驾之未央宫,收取玺绶,从此开始了对傅太后和丁姬的清算,但对傅喜,王莽特意禀告太皇太后下诏书赞赏:“高武侯喜姿性端悫,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伯之后凋也’。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奉朝请。”在死后,王莽更是赐傅喜谥曰贞侯。以王莽对傅氏的怨恨,傅喜能有这种对待,和他高尚的人格是分不开的。

虽然权倾朝野,但覆败的种子早已埋下——论明哲保身的傅喜

所以做人,要知道谦恭退让,不能因为一时的得意而沾沾自喜,目中无人,也不可以因为一时的失意而落落寡欢,丧失继续奋斗的信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往后的事,谁说得定呢?

本文作者:万卷古今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50884001411942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