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衣赐履按:接着上回,讲诸葛亮征讨南中。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孟获究竟是蛮夷老大,还是汉人士大夫;二是诸葛亮治南中的政策。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的春天,诸葛亮兵分三路南下:由门下督、巴西郡(四川省阆中市)人马忠讨伐牂牁郡(贵州省福泉县),庲降都督李恢(此时李恢驻平夷县,属牂牁郡,贵州省毕节市。庲读如来)攻打益州郡,诸葛亮亲率大军由水路入越巂郡(四川省西昌市。嶲读如西)。同时,任命犍为郡太守、广汉人王士为益州郡太守。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益州南部地图(谭其骧)】


夷王高定沿着旄牛县(四川省汉源县东北。旄读如毛)、定筰县(四川省盐源县。筰读如昨)、卑水县(四川省昭觉县)一线,屯驻很多营垒。诸葛亮打算等高定的人马全部集合后,一锅给他端了,就驻军于卑水。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大概这么个意思,找不到更好的图了】


不久,诸葛亮击溃高定部,斩高定;马忠也大破牂柯叛军。

但李恢打得并不顺利。

李恢就是益州郡人(益州郡后改名为建宁郡),早年在郡里当督邮,他的姑夫爨习(爨读如窜)为建伶县(云南省晋宁县)县令,犯了法,李恢连坐免官。当时的太守董和(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的老爹)认为爨家是当地大姓,就放了他们一马(寝而不许)。后来,董和把李恢推荐到州里工作,人还在路上,就听说刘备正在打刘璋。李恢心里合计,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与其跟着刘璋先挨揍再投降,不如现在直接降了得了。刘备见到李恢,心下大喜,立即委以重任,让他去劝说马超前来归附(马超事详见拙文《悲催帝马超之魂断益州——马超“反叛”曹操之谜》)。果然,马超来投之后十余天,刘备就攻下成都,刘备自任益州牧,任命李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又升任别驾从事(这个职务不低,当年田丰就是袁绍的别驾从事)。刘备称帝后,当时的庲降都督邓方去世,刘备就问李恢,谁可以接任?

李恢说:

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明主在上,则臣子知无不言。当年,朝廷征讨先零羌,宣帝问赵充国,谁可以出征。赵充国说,莫若老臣。我不自量力,请陛下裁定(赵充国事详见拙文《赵充国平西羌之老将当仁不让》)。

刘备大笑,说,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

于是,李恢做了庲降都督,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

衣赐履说:刘备入蜀后,在益州南部设置庲降都督,是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长官也称庲降都督。李恢领交州刺史,说明刘备对交州也有觊觎之心。

李恢向益州郡开进,几个县的叛军联合起来,在昆明(应属牂柯,可能在今天的贵州省安顺市一带)把李恢军团团围住。李恢兵少,又与诸葛亮断了联系,就对叛军说:

我们粮食吃完了,正打算撤军。我离开家乡很久了,如今才得以返还,反正我也不能回北方去了,干脆和你们一道做点大事,咱都是亲老乡啊,所以,才跟你们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

叛军见李恢态度诚恳,又确实是亲老乡,进攻就没那么犀利了。李恢抓住机会,突然出动大军,砍瓜切菜一般,杀得叛军稀里哗啦,南至槃江(槃读如盘),东接牂牁,全部搞掂,与诸葛亮声势相连。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就在诸葛亮斩杀夷王高定前,不晓得什么原因,高定的部下竟然把益州郡率先造反的雍闿给杀了,孟获于是接替雍闿,当了老大。

衣赐履说:这个地方,史书说得不清楚。我感觉,有可能是孟获觉得为雍闿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所以伙同高定诱杀了雍闿。

五月,诸葛亮渡过泸水,进入益州,特别下令,孟获,只能抓活的。结果,孟获根本不抗揍,双方一过招儿,就被捉了个活的。诸葛把孟获叫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又带着他参观军营,然后问,老孟,看了我们大军,有什么想法?

孟获说,诸葛丞相,讲真,你这军队,也就那么回事儿,我是不了解你们的情况,才一不小心被你们给抓了。

诸葛亮见孟获不服,就把他放了,让他再整军队,继续打。咱也不知道孟获纠集了哪些人来和孔明叫板,反正,到了秋天(七月至九月),老孟同志一共被生擒七次。诸葛亮见到孟获,说,唉哟,老孟,又来了?来来来,先吃饭,吃完饭回去,咱们再打。孟获这回有点不好意思了,说,明公,你就是天神下凡啊,以后,我们这些边远之民,不会再反叛了。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连压寨夫人一块儿抓了】


衣赐履说:在我们印象里,孟获应该是那种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甚至青面獠牙的蛮夷老大,对吧?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老孟同志在一般人眼里,可能比这个还要糙】


真的是这样吗?

恐怕不是诶。

我个人认为,孟获非但不是蛮夷,而且是汉人的世家大族

老规矩,我们摆证据。

第一,史书没有记录。所有关于孟获的史料,从来没有说过,孟获是少数民族。陈寿的《三国志》,根本就没提孟获这个人。孟获事迹,见于《华阳国志》和《汉晋春秋》。

《华阳国志》载,“(雍)闿使建宁(益州)孟获”云云。只说孟获是建宁人,并没有说他是少数民族。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也没有交待孟获的民族,只是说在当地,少数民族和汉人,对他都很服气。两汉以来,凡被少数民族和汉人共同尊敬的,清一色的全是汉人,或者是马腾、马超父子这样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的混血儿。哪怕膝关节积水也能想明白,汉人士大夫怎么可能对大字不识一个、脑袋上插满羽毛的蛮夷首领心服口服呢?士大夫们不服,又如何称得上“为夷、汉所服”?所以,我是真没弄明白,究竟是谁第一个宣称孟获是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

第二,孟是当地大姓。《华阳国志》载,南中地区有八个大姓,分别为:焦、雍、娄、爨、孟、量、毛、李。雍闿当然是雍家的,上面提到的爨习则是爨家的,而孟获,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孟家的。

第三,造反的头目绝大多数是汉人。我们回顾一下造反的几位老大,除了孟获之外,还有雍闿、朱褒、高定,只有高定是赤足金的少数民族,其他人都是汉人士大夫。益州郡参与造反的蛮夷部落,都是被孟获忽悠过来的。也就是说,从史料上分析判断,南中地区造反的组织构成,以汉人士大夫为主,蛮夷部落为辅。这一点很重要,事关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治理政策

第四,史料行文推断。《华阳国志·南中志》载,益州夷复不从闿,闿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闿……故获以欺夷。很明显,这句“故获以欺夷”,说明孟获不是夷人,否则,应该表述为“故获以欺同族”或者“夷人获以欺夷”之类的话。

第五,孟获入朝为官。《华阳国志》载,平定南中之后,诸葛亮提拔了一批当地大姓为官,其中包括建宁人爨习、朱提人孟琰,以及咱们的主人公孟获。爨习后来做到了领军,孟琰做到辅汉将军,而孟获则做到了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啊!

御史中丞可不是那种“挂块肉狗都能干的”职位诶。在东汉朝,御史中丞是非常重要的官职,是监察口儿的老大,与尚书令、司隶校尉一并称为“三独坐”,位高权重,必为皇帝心腹。坐这个位子,肚子里没个三车五车的学问,没几本儒家经书打底子,没点儿混官场的秘笈,你根本坐不住诶!倘若孟获真是蛮夷首领,连认不认得汉字都很难说,又岂能对汉人的那套礼法制度有多深入的了解?在汉人官场里基本上就是一个政治小白诶。退一步讲,如果孟获真是蛮夷山大王,孔明把他弄到朝里当个官,在提高他的政治地位的同时,把他当成人质放在成都,确实也说得过去。但给个杂号将军,配几个警卫员监视着,也就可以了,孔明怎么会让他当御史中丞嘛!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老孟同志很可能是这个样子滴】


综上,孟获断不可能是蛮夷山大王,他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士大夫出身,而且,学问恐怕是不差的。

既然孟获不是蛮夷老大,那么,“七擒孟获”这事儿有没有,也就很可疑了。

我个人认为,生擒孟获个把次,孔明完全做得到;但七擒七纵,则是天方夜谭了。

一是《三国志》里没有记录。陈寿是公认的良史,时人誉之“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裴松之说他是“近世之嘉史”;《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认为,把陈寿和司马迁、班固列为同一个档次的史官,司马迁和班固不会觉得丢人(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而且,我认为陈寿本人对诸葛亮是非常尊敬的,他在晋朝做官之后,专门编写了《蜀相诸葛亮集》上报朝廷。因此,如果真有“七擒孟获”这么拉风的事儿,陈寿不应该视而不见。

二是后世政治需要。“七擒七纵”这个故事太精彩了,不但人民群众喜欢,为政者也喜欢。历代统治者对如何处理少数民族问题都很挠头,而“七擒孟获”则是一个民族融合的绝佳事例,可以作为样板教材广为宣传。于是,《三国志》虽然没有记录,但《资治通鉴》则采用了。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三是时间上对不起来。诸葛亮五月渡泸水,秋天,就把孟获活捉了七回。秋天是七、八、九三个月,按九月算,满打满算五个月,一百五十天,诸葛亮平均二十一点四天活捉孟获一回;按七月算,九十天,十二点九天抓一回。明摆着孟获觉得被抓是件很长脸的事儿诶,他哪是来和孔明死磕的,分明就是来向孔明投案自首的嘛!

四是有反例。《诸葛亮集·南征表》载,在打孟获之前,孔明先打败了夷王高定,抓了高定的老婆娃娃,孔明认为,高定这回应该主动来投降了吧。没想到,“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纠合其类二千余人,求欲死战”。意思是这帮蛮夷简直就不是人类,到了这般田地,竟然又纠集了两千余人,而且杀人祭祀,定下盟誓,死战到底。因此,诸葛亮也没客气,直接斩了高定。人家高定才是道道地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孔明怎么不来个“七擒高定”、而是一刀砍了呢?

因此,虽然我们不知道“七擒孟获”的故事最初是怎么炮制出来的,但,脱不了小说家言的本质,不必过分纠结。

这样,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诸葛亮南征,要平定的是南中士大夫集团的反叛,所谓“攻心为上”,是指要收服南中士大夫集团之心。至于蛮夷叛乱,根本不足为虑。因此,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之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成果。

第一,提拔使用当地士人做官。前面我们讲了,诸葛亮征建宁人爨习、朱提人孟琰,以及孟获等人入朝为官。这些人都是当地大族,入朝做官,既给家族带来荣耀,也成为防止家族反叛的人质。

此外,将南中的越巂、牂牁、益州(建宁)、永昌、朱提五个郡,重新划分为越巂、牂柯、建宁、永昌、朱提、云南、兴古七个郡。并提拔了一批当地人做郡太守。

比如,建宁人李恢因平叛有功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公元229年,因交州属吴国,免去李恢交州刺史职务,改任建宁郡太守,回本郡工作。任命永昌人吕凯为云南郡太守,封阳迁亭侯。

这似乎体现出一种“南人治南”的治理思路,对于南中地区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瓦解少数民族武装。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迁移强壮的。将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迁到蜀郡,组成五支劲旅,战斗力很强,所当无前,号为飞军。二是控制羸弱的。战斗力不行的、不怎么喜欢闹事儿的,全部分配给当地八个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作为部曲。三是收买蛮横的。不少夷人刚猛凶狠,不愿归附大姓豪族。孔明就让这些大姓出钱出物,雇用这些家伙当家兵。哪家大姓收服的夷人多,哪家就可以世袭其官。史称,夷人贪图财货,渐渐归附汉人,成为夷、汉混合部曲。但实际上这些大姓是怎么收服夷人的,恐怕比纸面上写的,要复杂得多,也惨烈得多。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说来说去,就那几个手段而已】


第三,从南中攫取大量资源。诸葛亮从南中地区获取大量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以供军国之用。《三国志·刘禅传》载,秋,南中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打了一趟南中,不但军费有着落了,连各种国家的花销也都宽裕多啦。

看到此处,我们突然发现,南中地区的状态,似乎和我们印象中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不太一样诶。实际上,孔明大军走了之后,立即有少数民族反叛。

《三国志·李恢传》载,诸葛亮回军之后,南夷立即反叛,杀害守将。李恢率军平定,把凶恶的全都干掉,又把一帮大大小小的首领,迁到成都,再从叟、濮少数民族部落征取耕牛、战马、金银、犀角、皮革,充实军需,当时这方面的费用相当充裕。

这是孔明的部队吗?这完全是曹操的部队嘛,打到哪吃到哪抢到哪,这算什么“攻心为上”嘛!这叫残酷镇压、无情剥夺嘛!

另据《三国志·张嶷传》载,越巂郡自诸葛亮斩杀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搞得以后的太守,都不敢去上任,只能把治所设在安上县,离原来的治所八百余里。

还有《三国志·马忠传》上讲,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少数民族老大刘胄反,扰乱诸郡。以马忠代庲降都督张翼,马忠斩刘胄,平定叛乱。

咦,不对吧?不是孟获对诸葛亮讲了吗,打今儿起,南边不会再叛变了!

老孟的话音还在耳边回响,怎么少数民族又叛了?而且还是连绵不断地叛?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不矛盾

“攻心为上”,是马谡给孔明的建议,我们看一下马谡的原话:

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马谡:丞相,要收这帮孙子的心啊!】


大家仔细看,马谡有提“蛮夷”吗?

没有啊。

马谡攻心的对象,是那些不服蜀汉政权的世家大姓而已

所谓“攻心为上”,不是对少数民族攻心为上,而是对士大夫攻心为上。只要把士大夫们拿住了,南边就稳住了,至于少数民族反叛,根本就不是问题。

实际上,尽管蛮夷时不时还反叛,但终孔明一生,南中地区的士大夫们,的确没有再反叛。

所以,孟获并没吹牛,此处并不矛盾。

在此,我要特别批评一下司马光

乱选史料,胡乱发挥,这是要误国误民的!

《通鉴》载,孔明平定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之后,就用当地渠率当干部。有人劝谏,孔明说:

若留外人,就得留兵,那么粮食不足,这是一个困难;而蛮夷刚被我们打败,有的父亲死了,有的兄弟死了,若留外人却不留兵,一定会造成祸患,这是第二个困难;还有,蛮夷因反叛而被诛杀的很多,他们自己就会担心被官府镇压,若留外人,很难相互信赖,这是第三个困难。如今,我的想法是,不留兵、不运粮,大体上明确纲纪,让蛮夷和汉人大致相安而已。

孔明于是悉收其俊杰孟获等做官,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供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通鉴》上这段记录,司马光基本上是从《汉晋春秋》摘过来的,但最后一句“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则完全是司马光自己的臆想,《汉晋春秋》并没有这么说。我们刚刚讲了,诸葛亮一走,蛮夷立即反了,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司马光如此不负责任地讲出这句话来,会对当世和后世的当政者,产生巨大的误导。

“渠率”即“渠帅”,可以指少数民族首领,也可以指地方武装叛乱首领,这可能是司马大爷把孟获当成蛮夷老大的原因。于是,孟获所说的“南人不复反矣”或“边人不复反矣”,就变成了“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了。

我们总结一下孔明治理南中的政策:

对南中地区的士大夫加以安抚,他们是地区稳定的中坚;对反叛的蛮夷铁腕镇压;对没有反叛的收买之、分化之、迁徙之;掠夺蛮夷的财产,一方面以资国家、军队之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失去造反的物质基础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这,可能也是孔明非要亲征南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民族政策,复杂而敏感,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我估计司马光老爷子天天不是跟家里头爬格子,就是在朝里跟王安石掐架,根本没有亲自处理过民族事务,所以才会想当然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换来南中地区数十年的稳定。

此腐儒之见也。

三国故事 | 七擒孟获(下):孟获是头插羽毛、被发文身的山大王?

【孔明岂是腐儒!】


【图片来自网络】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