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悬魂梯真实存在吗)

大家好,我是看电影爱较真儿的廖宇。

网剧《龙岭迷窟》中胡八一勇破“悬魂梯”的剧情想必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极其精彩的视听冲击,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中的悬魂梯

试想一下自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封闭空间中,纵使不停的下楼前行寻找出口,但无论走多久都没有终点,似乎这条阶梯是永无尽头的。这时无望和恐惧便会逐渐消磨人的心智,直到将走阶梯的人活活困死在这里。完全是一条有去无回,能把人的魂魄永远悬在那里的阶梯,是为“悬魂梯”。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中的悬魂梯

如此玄幻莫测的机关剧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下面我将从科学原理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把“悬魂梯”拆开,让大家一看究竟。

悬魂梯的科学原理

剧中的“悬魂梯”由384阶石阶组成,既然是台阶那么每层台阶之间必然会存在高度差,按常理来讲如果你一直往上走,那么终点肯定会比起点高。倘若一直往下走,终点自然会比起点低。如下图所示无论是由上至下,还是由下至上,起点与终点都是绝不可能重合在一起的。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阶梯上下行示意图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可以明确的感知一段阶梯是向上走还是向下走的,并且可以轻易的判断这段阶梯的起点和终点。但剧中的“悬魂梯”却让胡八一等人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也就是说他们从阶梯的起点出发后,认为自己是一直在往下走,而当走了足够长的距离后却发现又回到了起点,从而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中胡八一发现他们一直在“打转”

而这个循环往复,永远走不到尽头的阶梯就是彭罗斯阶梯。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彭罗斯阶梯(Penrose stairs)示意图

彭罗斯阶梯(Penrose stairs)是一个几何学悖论,指的是一个始终向上或向下但却永远都走不到头的阶梯,因而在该阶梯上你也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至高点或者一个最低点。因为彭罗斯阶梯的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于是一旦你走上了彭罗斯阶梯便会永远沿着它转圈,你感觉自己总是在向上或向下走,最后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他原来的位置。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电影《盗梦空间》中的彭罗斯阶梯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一个阶梯,男造梦师在培训年轻的女造梦师时说:在梦里你可以把建筑改造成不可能的形状,创造像彭罗斯阶梯那样的封闭循环。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电影《盗梦空间》

其实从造梦师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彭罗斯阶梯只能出现在梦中,它在现实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虽然彭罗斯阶梯可以在二维平面中绘制出来,但那是因为缺少了第三维的限制。因此在二维图像里便可利用阴影的效果轻易表现出立体感和物体高低错落的感觉,从而让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误认为是立体的或者高低不同的,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平面。

例如彭罗斯三角(Penrose triangle)看起来像是一个三维物体,而实际上是在二维画面中利用阴影给我们造成的立体错觉。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彭罗斯三角(Penrose triangle)示意图

虽然彭罗斯三角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物体,但若是在某个特定的角度下观看时,是可以在三维中让一个特定形状的物体达到与彭罗斯三角二维图案相同的效果。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利用视觉偏差,在现实中制造的“彭罗斯三角”

利用同样的原理,彭罗斯阶梯也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偏差。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男造梦师下一秒便揭示了这个视觉偏差——其实就是角度问题,只要稍稍更换观察角度你就会发现在现实中无论是“彭罗斯阶梯”还是“彭罗斯三角”,它们都是无法连接成为一个封闭循环的。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利用视觉偏差,在现实中制造的“彭罗斯阶梯”

虽然彭罗斯阶梯理论上只能在二维或者四维空间里出现,而无法在我们所生活的三维空间中实现。但人类的智慧不但可以利用视觉偏差让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彭罗斯阶梯”,还可以通过一些微妙的手法来模拟出这样的效果,也就是造出一个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并且能让我们走上去的“彭罗斯阶梯”封闭循环。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在一些特定条件的配合下“悬魂梯”确实是能够被制造出来的!

如何制造出“悬魂梯”

首先我们要有一段距离足够长的阶梯,比如剧中所说的384层石阶。因为只有这样每一层的阶梯才能做得距离较长,然后再把每一层的阶梯做出一定角度的坡度,由于每一层阶梯的距离都特意做得较远,因此很小的坡度也就不容易被人所察觉。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上台阶错觉示意图

如此一来,每一层台阶的开始到另一层台阶的开始之间都有一坡度,假设这个坡度最高点是10厘米,那么当一个人每登上一层台阶其实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又下降了10厘米,然后又爬上了一层高10厘米的台阶,到另一层台阶时又下降了10厘米。周而复始,你的步伐虽然一直在抬脚上台阶,而实际上则是在一个平面上行走。如果再将这种阶梯做成蜿蜒曲折的样子,最后在一个点上相连,那么就实现了起点与终点的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循环。例如下图所示: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封闭循环示意图

通过以上两张图,我们便能很清楚的知道,所谓现实中的“彭罗斯阶梯”或“悬魂梯”其实就是让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封闭循环中打转。也许有朋友会提出质疑,即使感觉是迈腿上台阶,但总能知道自己是向上或者向下和是否在转圈吧?没错,如果是在一个光线充足,可视范围较大,能全面地看到整体,或是有参照物的前提下我们自然能比较容易的识破这个小把戏。因此还需要一些“障眼法”来迷惑人的各种感官,才能完美的实现一座“悬魂梯”。

如剧中胡八一所说,台阶被涂抹了一种吸光涂料,因此只能看到眼前五六级台阶,两边又都是万丈深渊,四周又漆黑一片,因此让人根本分辨不出实际的道路状况。就更别说能有参照物了!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

参照物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一般是指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比如我们认为房子是静止不动的而行走的人是运动的,这是因为房子相对于地面是没有位移的,地面便是房子的参照物。同时由于我们处于地球上,所以认为地面也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再把地面和房子做为参照物,那么行走的人便产生了位移,因此行走的人就是运动的,而位移的快慢就是速度。但实际上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太阳等其它参照物来说地面又是在运动的,所以说静止和运动是相对而言的。

在常识和经验的积累下,我们自然认为只要我们迈开腿走就会产生位移,根据参照物我们还能辨别出行进的方向,但一旦失去参照物,我们是根本无法判断任何方位的!假设把一个人关进一间屋子,四周黑暗无比,转上几圈后谁也说不出东南西北。

这时便形成了剧中的情形,胡八一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往前,往下走,但根本分不清方向,因为周围没有任何的参照物。那么他们一开始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是在绕圈了。而一进入悬魂梯雪莉杨的表就停了,于是时间这个参照物也没了,如果长此下去人便会完全丧失空间和时间感。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

如果不是因为胡八一靠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计数的“月牙标记”,并细心的从最初看到这个标记时开始计数,直到再次看见时得到了384层的结论,又联想到八卦一共有384种变化,从而悟出破解的方法。而一般人是很难对付这个设计的。当然,这也是机关的设计者给后人留下的一线生机,如果完全没有提示或者说标记的信息是用来迷惑人的话,恐怕胡八一他们将会凶多吉少,很难逃出升天。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

悬魂梯的心理因素

如上文所述,悬魂梯的“障眼法”一旦被捅破,其实就没那么玄乎和不可思议了,甚至是还很简单。但在剧情中却把胡八一他们吓得魂飞魄散,同时让观众也跟着提心吊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理暗示!一个是在剧情中环境对胡八一他们产生的心理暗示,另外一个是创作者利用视听手段对观众们进行的心理暗示。

首先在剧情中,胡八一等人刚刚从水银墓室中死里逃生,惊魂未定之际便又进入了悬魂梯。在往前看伸手不见五指,往下看是万丈深渊,一直向下走却又回到原地的诡异现象下,心理素质稍差的人很快就会心理崩溃。因此在这种黑暗,封闭,未知等诸多的心理因素干扰下,在失去了时间和空间感后求生的本能会让人慌不择路,疯狂的寻找出口,于是用不了多久便会身心俱疲,绝望而终。

创作者为了将这种“恐惧感”传递给观众,除了展现以上的情景外,还特意设计了一场让人绑着绳子下去探底的戏。

三张图弄懂原理,你也能在现实中造出《龙岭迷窟》里的悬魂梯

网剧《龙岭迷窟》

随着百十来米的绳子越来越短,人也越下越深,而且一直触不到底。上面的人一直在问:到底了吗?而下面的人一直回答:没有。逐渐连声音都听不见了。创作者利用视听语言将“深不见底”和“万丈深渊”这样抽象化的文字形容变成观众们看得见,听得见,甚至感受得到的具象情景。让人不由得跟着剧中的人物一起紧张揪心。也正是这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同身受,成功的让屏幕前的观众们也刺激了一把。从而让悬魂梯这场戏给观众们带来了巨大的视听冲击,同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