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张良的结局是什么)

导语:张良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功成后为何选择归隐?从张良是韩国贵族,效忠自己的祖国是他的本能的角度分析

张良被誉为是秦朝末年以及楚汉争霸时期的第一位谋臣,在我国历史上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据说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当中,有六成的计策都是张良奉上的,而刘邦之所以最终能够安定天下与张良这个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在鸿门宴当中,张良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因为他与项伯的交情,如果不是因为他对于实际的洞察以及他给刘邦的出谋划策,想必楚汉争霸也就不会上演了。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事实上,张良在谋臣这一方面还是非常的出色的,他是一个十分具有才华的人,并且为人也十分的恭敬谦和,在得到了楚南公给予他的兵书之后,更上一层楼,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谋臣,在那样天下大乱的时代里,有很多能够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极少有人知道它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按理来说,这样帮助君主安定天下的功臣都会名留青史,并且在朝廷当中官居要职,就像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蒙恬、蒙毅等人一样,像辅佐周武王姬发进行武王伐纣的姜子牙那样,会成为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

可是张良却不一样,他在刘邦安定天下之后选择了归隐,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它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张良的辅佐是刘邦最终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按理来说,他应该享受朝廷的俸禄,也享受大汉王朝给予他的荣耀,可他为什么在那样的时代里选择了归隐呢?我们今天就来重点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下张良选择归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张良助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选择归隐?

很多人说,张良之所以选择归隐是因为他厌倦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同时他又是一个经历了无数纷争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讲,他希望余生能够平淡地在安稳中度过,并且张良曾经是韩国的贵族,享受过无数的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讲,一些官职或者是金钱的诱惑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最终张良摒弃了这些世俗当中的因素,选择了归隐山林,退出了这个已经满目疮痍的天下,但是事实的情况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如果张良真的是只想过平淡的生活,那么他实际上不需要在韩国灭亡之后,又选择辅佐刘邦;秦朝安定天下,他一样可以过平淡的生活,甚至他完全可以远走他乡,哪怕是楚汉争霸恐怕也威胁不了他的地位,所以张良的归隐实际上是另有原因的,而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对这个事件进行一下分析。

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让张良警觉

第一个原因则就是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问题,古代的功臣良将们,都盛传着一句话,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国家定,功臣亡”。根据已有的历史情况来看,在大汉王朝开国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结局,最广为人知的当属韩信了。据说韩信在刘邦打天下时候就暴露出了他的野心,用他的军事才能以及他的将军地位威胁刘邦,让他做一个齐王,在安定天下之后,他又是手握重兵,同时在打天下的过程当中,他还功高震主。

韩信被吕雉杀死,为刘邦除去心患

这样的一个人,哪怕他后来没有造反的可能,却具有造反的能力,毕竟淮阴侯韩信被誉为一代兵仙,在领兵打仗这一方面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他,刘邦原本就是一个市井的小混混,那个时候天下也是刚安定,如果韩信真的想要谋反,那么最终的结果对于刘邦来说很有可能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所以,韩信就成为了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恰好那个时候吕雉需要另辟蹊径去加重他在刘邦心中的地位,以为自己谋取出路,所以韩信的人头就成为了吕雉的跳板。据说韩信曾经与刘邦约定,如果他以后真的要死,那么也要“不见天、不见地、不见兵器”,所以最终吕雉在杀韩信的时候是先用棉布将其包裹住,然后用削尖的竹竿​刺死的,方式可谓是极其的残忍,韩信最终的结局也异常的悲凉。

刘邦欲杀死樊哙,萧何用贪污来保全自己

除去韩信之外,萧何在那种情况之下只能用贪污来保全自己,因为刘邦坚信一个人若有所图,那么必定是好拿捏的,而这个人贪的是钱财,并不是什么危及到权力的东西,这样自己手上就有了他的把柄,拿捏起来也就十分的方便,萧何因此才保全了自己,但生活起来也是战战兢兢的。

而那个在鸿门宴上不顾自己安危去营救刘邦的樊哙,同样没有落得一个好的下场,在刘邦与吕雉的较量当中,樊哙成为了被牵连的人,刘邦命陈平和周勃去收缴樊哙的兵权并秘密的诛杀于他,好在陈平和周勃已经投靠了吕雉的阵营,这才保全了樊哙一命,即使如此,比起韩信,他的结局也是好很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的结局也是非常惨烈的,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当中并作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彭越被剁成了肉酱,英布、京布等人都不得不通过谋反来保全自身,最终被刘邦镇压战死沙场或者​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枉死。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张良识破刘邦伪装的面目

这些人虽然曾经在跟随刘邦的时候被他器重,但最终要么是无法生存下去,要么也只能胆战心惊的苟活。而刘邦这个人虽然是十分善于伪装的,可是一个人的秉性无论再怎么伪装和隐藏都是能够从细节方面流露出来的,张良是一个十分善于察言观色的,同时作为那个时候的谋臣之首,他有岂能看不出刘邦的性格和心思,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最终也得到这样的结局,归隐倒是一个十分好的出路。

而其中的一个细节也证明了我们这种猜测,那就是张良并不是在刘邦安定天下之后就立马选择归隐的,我们在大汉王朝成立之后的很多事件里都能够看到他的影子,最出名的莫过于商山四皓事件。当时吕雉正在经历废立太子的风波,就在刘邦下达诏书书的那一刻,却发现自己的儿子请来了自己派人请了无数次都没能请出山的商山四皓,而商山四皓之所以能够出山,就是因为张良给刘盈出的计策。

所以在时间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张良并没有归隐,而是见证了大汉王朝初期朝堂之上的血雨腥风,在此之后便没有了他的身影,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张良是在见证了朝廷之上的波诡云谲之后选择归隐的,所以那些功臣们最终悲惨的结局以及刘邦冷漠寡情的性格,是他选择离开朝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张良是韩国贵族,真正效忠的是自己的祖国

出身贵族的张良对于韩国的执念,我们都知道张良实际上是战国时代的韩国人,他作为一个贵族,作为一个文臣名士,对于自己原本的国家是拥有着一种执念的,这种执念让他固执地去效忠于最初的国家,而无法在心底里真心实意的去承认大汉王朝的绝对性统治地位。

当然有人会说,在战国时代的很多谋臣武将当中,他们效忠的国家并不是他们原来的祖国,比如说商鞅,张仪,苏秦等人;确实是这样,但是张良与这些人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上面提到的商鞅,张仪等人,他们自幼接受的并不是贵族的教育,同时经历的也不是身居高位的生活,可是张良不同,他是韩国真正的贵族,从张良的父亲上数五代都是韩国的相国,如果那个时候韩国没有灭亡的话,那么张良将是韩国下一任的相国。

张良自幼受韩国贵族教育,本能地效忠韩国

对于这样一个人,他自幼接受的便是贵族的教育,对于土生土长的韩国有着一种本能的执念,也有着一种本能的效忠,这其实是那个时候大多数贵族子弟,或者说文臣名士的一个共同特点,事实上,在古代的一些文臣名士当中,都有着一种念旧和怀旧的现象。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比如说发生在晋文公重耳身上的一则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那个时候晋文公重耳刚刚回到经国登上王位,便把自己在逃难时所穿的旧衣服打包扔掉了,可是这个时候她满朝的文武大臣去萌生了一种危机感,认为君主是一个不怀旧不念旧的人,他可以扔掉他的旧衣服,那么总有一天他也可以扔掉臣民,所以被逼无奈地重耳只能把那些旧衣服又捡了回来并且好好的珍藏,这下那些朝廷的大臣们才算是安心了,这其实就很好的表明当时名士对于旧事物的一种怀念以及守护意识。

对于张良来讲,韩国是他的国,更是他的家,如果他对于韩国没有执念的话,那么就不会在韩国灭亡之后策划韩乱事件,企图迎回韩王安重新建立韩国,再次进行抗秦活动。也不会在韩乱失败之后又策划刺杀秦始皇的事件了,这一切其实都表明张良对秦国是有着一种本能的痛恨的,而这种愤恨正是来源于韩国的灭亡。

张良心中的祖国是韩国,辅佐刘邦也是为韩国复仇

所以在张良的心里,他唯一承认的祖国只有韩国,而之所以辅佐刘邦去消灭秦国,一部分原因可能真的是为天下的黎民百姓着想,希望他们摆脱水深火热的生活,但更多的实际上是想要为自己原本的祖国韩国复仇。

事实上,如果有可能,张良是希望韩国能够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重新掌握权力,重新在中原地区占据着一席之地的。可是作为一个能够很好的把握天下局势的谋臣,他内心也十分清楚,韩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更何况大汉王朝也已经建立,自己曾经的祖国只不过是一个过去罢了,人们只能够通过史书当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去了解,想要它再次的重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在为韩国复仇之后,在秦朝灭亡之后,在大汉王朝获得了整个天下之后,张良选择了归隐,一方面是出于对政治朝堂的波诡云谲的不屑,一方面也是用这样的行为去祭奠曾经的祖国。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综述

笔者认为,张良之所以最终选择了用归隐的方式来结束自己传奇的一生,并不是因为真正的向往田园的生活;事实上,我们纵观整个古代历史的发展,没有哪个人是真的向往田园生活的,所有的人都明白,无论做一个文臣也好,还是做一个隐士也好,都不如做官来的实在。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儒家学说所推崇的是积极入仕,那个时候的名人异士自然受这样的影响比较深,而即受此影响,就必定不会真心的向往田园的生活,当然像是梅妻鹤子那样的人确实存在,但是毕竟是少数。

如同陶渊明那种,虽然他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虽然他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他依旧是要需要通过做官来解决自身生存的困境的,很多人都崇拜于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却忽略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前提是他要有能够获得五斗米的资格,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陶渊明实际上是在官场当中挣扎的。

我们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也可以简单粗暴的来讲,他就是有钱有生活费了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没钱没生活费了那么就去做官,等到赚足了生活费就选择了“不为五斗而折腰”。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许多的隐士或者说向往田园生活的人都是这样的一个心态,他们并不是真心的就想去过田园的生活,去过清淡的生活,而是因为世俗所迫不得已才走了那样的一条路。

从本能地效忠祖国角度,分析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后,为何归隐?

笔者认为,张良也是如此,不然在大汉王朝成立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一尘不染的离开,而不会在吕雉和刘邦的斗争当中还能看到他的影子,所以说张良是真的向往平淡安稳的生活而去隐居的是站不住脚的一种推断。

不过历史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有着不同的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需要正确的去看待人在历史当中的选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参考文献:《过秦论》、《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