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隋朝国祚虽短,却不影响隋文帝杨坚成为彪炳千古的伟大君主(大周杨坚简介)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公元588年,中国重新统一。

有这样一段话说: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国家,其根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

中国的大一统,是一种理念,一种颠扑不破的理念,一种为天灾人祸所不能摧毁的理念,一种高于民族其他利益的理念。中国大一统的实际形式,在历史进程中并非一而贯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多种交会的因素,常常使统一的国家陷入分裂的状态,陷入军阀、政客割地为王、各自为政的状态。然而,深植人心的统一观念一直蛰伏着,犹如山火过后的野草,一旦春风化雨,便会破土而出,恢复盎然的生机,重新缔造大一统的国家。”

这段话来自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的著作《细说中国历史》,是“详细”的细,不是“游戏”的戏。对隋朝统一中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给人的感觉比较边缘化,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正是隋朝给后来唐朝的繁盛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当然它的伟大,首先就表现在让中国重新统一起来,而实现这个统一的,就是隋文帝杨坚。

一般人对他印象很模糊,但他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即使在中国历代开国君主中,隋文帝也可以名列前茅。

隋朝国祚虽短,却不影响隋文帝杨坚成为彪炳千古的伟大君主

他在历史上的大功绩不但表现在统一大业上,而且表现在统一后对天下的治理。

从个人修养上来说,他性格庄重严肃,不苟言笑,但他很有政治智慧和雄才大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非常勤俭,自己吃穿用度很简单,而且从来不用金玉珍玩,也严令大臣和地方官员进献这些宝物。

所以他在位期间,不管是大臣贵族,还是民间富豪,俭朴蔚然成风。

要知道,皇帝勤俭并不完全只是个人修养的问题,也是治理国家的理念。从上到下勤俭的作风,减少了政府的用度,这样农民的负担减轻,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另外,他还非常亲民,经常深入到民间搞调查研究,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以此缓解社会矛盾。

他这样以民为本,与民休息,使隋朝在立国后和统一后,迅速受到了民众的拥戴。

中国政治道统,历来分两大体系:一个是儒家的以德化天下,一个是法家的以刑格天下。隋文帝对待政治道统的态度,是兼容并蓄。他强调以儒家提倡的德来治国,但对法家的“法、术、势”这一套也掌握得非常熟练,所以他注重法制建设就很自然了。

隋文帝时期,修订完善并改革了法律制度,制定了著名的成文法典——《开皇律》,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诸方面总结和发展了以往各朝代的立法经验,使法律减轻了残酷性和野蛮性,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政治方面,隋文帝杨坚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组织结构,同时也简化了地方官制。

咱们简单介绍一下“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这三个直属皇帝的部门。中书省是起草和发布政令的部门,门下省是审核政令的部门,尚书省是执行政令的部门。

举个例子,比如皇帝想干一件事,会让中书省起草个提案,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要觉得不行,直接就驳回,如果觉得可以,那就批了,之后交给尚书省具体操作。

尚书省会把具体化的提案,交给下面的部门去执行,尚书省按分工设置了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管官员考核升迁等人事组织工作;户部管土地、赋税、户籍等财经工作;礼部管学校科举、外交等教育礼仪工作;兵部管军事国防、刑部管刑罚诉讼、工部管工程建设和水利等工作。

隋朝国祚虽短,却不影响隋文帝杨坚成为彪炳千古的伟大君主

中书省的主官叫“同平章事”,门下省的主官叫“侍中”,尚书省的主官叫“尚书令”,有的历史时期尚书省有两位主官,就分别叫“左仆射、右仆射”,这些主官,他们都是“宰相”。

有朋友可能想知道“丞相”和“宰相”的区别,咱顺便说一下。

丞相是官名,宰相不是正式官名,可以理解为是官职的级别,上面说的三省的主官,有各自正式的官名,但都是宰相级别。

丞相是百官之首,“丞”字的本意是辅佐、副手的意思,丞相原指辅佐皇帝的人,或者是皇帝的副手。因为古代社会是“家天下”,就是说国家是皇帝他们家的,官员是他们家的雇员,最大的官就是丞相。

尚书省下面六部的主官叫“尚书”,副手叫“侍郎”。

“省”这个字的本意是中央政府下面的部门,日本现在还这么叫。但现在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名字,像河北省、河南省什么的,这是从元朝开始的。

元朝时候经常下派到地方一个班子,代表中央行使行政权,当时朝廷里中书省是核心权力部门,这个班子就相当于派驻到地方的中书省,所以叫“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久而久之这个班子一直呆在地方了,后来就把地方上的这块行政区划叫做“省”了。

以上咱们简单说了说什么是“三省六部制”,隋朝确立的这套组织结构影响很大,中国后来的政治组织结构几乎都是从这个演变而来的。

隋朝另一个贡献就是科举考试。

隋朝国祚虽短,却不影响隋文帝杨坚成为彪炳千古的伟大君主

现在经常说“阶级固化”,其实古代阶级固化现象更严重。早期只有贵族才能当官,汉代用举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结果官僚们互相推举对方的子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导致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当官。这些方式都让底层的百姓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阶层。

而隋朝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底层百姓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这个有效途径改变阶级,西方直到中世纪之后才有这种途径,所以别看后来明、清科举制度那么僵化落后,但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制度,具有划时代意义,很伟大。

隋文帝当政期间改革了土地制度,推行“均田令”,还设置“官仓、义仓”两种粮仓,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灾荒。

可以说隋文帝杨坚是个彪炳千古的明君,而且他采取军事防御和政治招抚并举的政策,有效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可就这么个伟大的皇帝,在继承人问题上却犯了致命的错误,让隋朝跟秦朝一样“二世而亡”,成了一个只存续了38年的短命王朝。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让我轻轻地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