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愚公也愚 智叟也智(愚公移山出自)


愚公也愚 智叟也智

《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和智叟的评价,历来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从给他们的命名所具有的寓意来看,就是最好不过的佐证。

难道“愚公一点儿也不愚,智叟一点儿也不智”吗?仔细审析一番,其实不完全如此:也就是说,愚公他也愚,智叟他也智。

愚公之愚,就表现在移山的手段、方式上。试想,万仞之高的两座大山,仅凭简陋的运输工具,仅靠人力叩石垦壤,暂且不说往返路途之遥远,就想搬走两座大山,纵然每天挖山不止,那究竟要挖到猴年马月呢?难道说就不讲速度,不讲效率,马拉松式的一直挖下去?而马拉松也还有个时间限定呢。很显然仅凭“自力”而不思考借助“外物”那是搬走不了这样两座大山的。事实上,愚公他移山的愿望最终能够得以实现,正是意想不到的凭借了“神”这个外物的力量。

愚公他移山的指导思想无庸置疑是完全正确的,其决心其精神也是极为感人可嘉的,但是只仅仅依靠“自力”而不虑取凭借外物就足以显得其愚之至了。

要实现某种愿望,达到某种目的,“自力”是首要的。但是借助外力则千万不可忽视。建设三峡水电站时成功实施长江大江截流这一伟大壮举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单凭人力而不引进大型机械高速运转轮番作业,大江截流的壮举是难以实现的。而且开挖长江三峡临时船闸、浇筑三峡大坝而不利用大型机械施工作业,仅凭人力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赶在长江汛期到来之前完成的。所以,就愚公移山而言,如果仅仅只讲“愚公不愚”,而一点也不说愚公也“愚”,那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

同样,智叟也“智”又表现在哪里呢?

作为愚公的同辈人,想必也是深受高山阻隔,“出入之迂矣”之苦吧。虽说一个居于北山,一个居于河曲,想必相距也不会太远,大概也是朝不相见晚相见吧。但当看到年近九十高龄的愚公犹凭残年余力亲自率领子孙每天还挖山不止,除非是铁石心肠,智叟怎能不为之感动呢?智叟也许是看到愚公遭受挖山的这份艰辛之劳苦实在不忍心,于是便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坦诚直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确实是出自他内心的诚意,完全不是什么阻止的行为。再说智叟也完全没有道理去阻止愚公移山,因为移山以后之便利智叟他们也可以共惠共享。所以在对待移山的问题上,人为地将愚公和智叟完全对立起来是很不合情理的。若是智叟不切实际的对愚公移山的行为大加赞誉,那才是邻人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似的天真无知,那才是真正的“智叟不智”。可以说,智叟之言同愚公其妻献疑之言相比,只不过是心切而言辞过甚而已,这倒也说明了智叟的心直口快。但闻愚公之言,见其决心之坚,智叟也就很理智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屈其理而服其志”,觉得再说下去就是多余的,故“河曲智叟亡以应”,并非是被愚公批驳得哑口无言。纵观智叟所言,全是明摆着的客观现实存在,实情实况,只是“情切辞急”而已。但却被众多的“智叟不智”论者误认为是在讥笑愚公的“不惠”,这实在是让智叟背了黑锅。其实“笑而止之曰”之“笑”之“止”,则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对愚公的礼貌行为”和“好心劝说”。

智叟之“智”也就在于他敢于实话实说,毫不讳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