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依据)

郑板桥是个怪人,本来出身是书香门第,就是有些坎坷,受古代学而优则仕影响,康熙末年才中秀才,过了十几年直到雍正十年中举人,最后在乾隆元年才中进士,五十岁才开始为官,当了12年的知县。

为官清廉爱民,“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受到了百姓爱戴,但是这种愤青式的搞法,引发官怒,那些贪官污吏、恶豪劣绅对他极其不满,通过各种手段让他被贬官。之后,他辞官不做,靠卖画维持生活。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今天和大家一起,以他所写所画去欣赏他的绘画世界。

板桥竹的情感

梅、兰、竹、菊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寄寓着画家对于崇高品格的追求。画竹传说始于唐,但有作品传世的则始于北宋的苏轼、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历来脍炙人口。板桥一生画竹,平日无竹不居,闹得他做过官的范县、潍县也处处种竹。他71岁时,说自己一生画竹,“不学他技,不宗一家”,50年不辍,他画的竹是“郑竹”,而非苏竹、文竹。对他所画的竹,历来褒贬不一。褒者说他的竹“旷世独立,自成一家”,他画中的气与韵,均非他人易学的;贬者则认为他“天姿豪迈,横涂竖抹,未免发越太尽”。褒贬都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板桥以情入画、以情写竹的情字。

下图是一幅竹石图,他把自己绘画的一些想法写在上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题款:吾家有竹屋两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笋篁初放,依阴照人置一榻,其习甚为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用均匀洁白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发纸上鼓,冬日作小鼓声,于此一片星光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作画无所师承,自习于纸上粉尘日光月影耳。

板桥竹的向往

板桥的晚年,往来于兴化扬州之间,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在范县时,堂弟郑墨于鹦鹉桥南买屋一所,板桥在县署曾写信回家,希望郑墨在新宅附近也买一块地皮,与其毗邻,作为自己晚年归老之所。这地方可见一片荒城、半堤衰柳,而且有断桥流水,破屋丛花,是安静养老的理想之所。板桥在书信里,买地大约需花钱五十千。

五十千,折当日银价,约在百两左右。过去板桥在任,周济贫士,以及捐款修城所费银两约数百两,留这点买地皮的钱是完全可能的。再说,板桥在这块地皮上所希望建造的房屋,不过是八间草屋,一圈土墙。院内适当留点隙地,好种竹、种树、种兰、种花,门外要铺一条碎砖的小道,直通书房。

书房要两间,一间放书,一间会客,两间都可以写字、作画、饮茶、饮酒、论文、赋诗。起居的草屋要在后面,三间主屋,好住两代人,侧屋则是两间厨房,一间仆人居住。这一切对于一位曾经当过县太爷的书画名家来说,不算奢望。但是,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明显的原因是由于板桥辞官以后生活清贫。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题款:七十老人写竹石,不更崚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

板桥竹的简单

他自己说:开始画竹,能少而不能多,后来能多又不能少。60岁左右,才知道减枝减叶之法,一枝有一枝的用处,一叶有一叶的用处,多余的一枝一叶都不必要,这叫“简”字诀。
画六竿竹他提写:“竹林七竹如何六?两阮原应共一枝。”“一峰石,六竿竹。倚行窗,对华屋。半清淡,陪相读。凉风生,戛寒玉,日出东南满青绿。”

画三竿竹他提写:“挥毫已写竹三竿,竹下还添几笔兰。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

画两竿竹他提写:“磊磊一块石,疏疏两枝竹。佳趣少人知,幽情在空谷。”“轩前只要两竿竹,绝妙风声夹雨声。或怕搅人眠不着,不知枕上已诗成。”“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两枝高干无多叶。几许柔篁大有柯。若论经霜抵风雪,是谁挺立风婆娑。”

画二三竿竹他提写:“种竹不须多,多则刮耳目。萧萧二三竿,自然清风足。”

画一二三竿竹他提写:“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迭迭?”

画一竿竹他提写:“一枝瘦竹何曾少?十亩竹篁未见多。勘破世间多寡数,水边沙石见恒
河。”“一枝高竹独当风,小竹依因笼盖中。画出人间真具庆,诸孙罗抱阿家翁。”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题款:挥毫已写竹三竿,竹下还添几笔兰。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

板桥竹的风情

竹竿的多寡表示不同的内容,竹竿的抑扬向背,千姿百态还表现季节的不同、气候的变化、所植地点的差异,从而借以抒发不同的情绪。诸如:

画春天的竹:“谁家新笋破新泥,昨夜春风到竹西。借问竹西何限竹,万竿转眼上云梯。”

画春夏之间的竹:“疏疏密密复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风藤榻上,满身凉露一天星。”“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风。”

画秋天的竹:“竹是秋风应更多,打窗敲户影婆娑。老夫不肯删除去,留与三更警睡魔。”“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作秋声,瑶窗弄风雨。”“我亦有亭深林里,酒杯茶具与诗囊。秋来少睡吟情动,好听萧萧夜雨长。”

画冬天的竹:“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皱,玲珑碎寒玉。”

画四季之竹:“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画风中之竹:“板桥学写风来竹,图成三友祝何翁。”

画夜间之竹:“竹是新栽不旧栽,竹含苍翠石含苔。一窗风雨三更月,相伴幽人坐小斋。”

画山中之竹:“水竹不如山竹劲,画来须向石边青。”

画卧竹:“一枝卧竹一枝昂,石笋萧然与竹长。好似倪迂清閟阁,阶前点缀不寻常。”

画老竹:“老竹苍苍发嫩梢,当年神化走风骚。山头一夜春雷雨,又见龙孙长凤毛。”

画新竹:“春风春雨正及时,亭亭翠竹满阶墀。主人茶余巡廊走,喜见新篁发几枝。”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板桥竹的创作论

一、板桥画竹,追求纸中之画以外,还有纸外之画:“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此番竹竿多于竹叶,其摇风弄雨、含露吐雾者,皆隐跃于纸外乎?”
二、板桥画竹,讲究会心,讲究有无之间:“古今作画本来难,势要匆忙气要闲。着意临摹全不是,会心只在有无间。”
三、板桥画竹,讲究真与神:“抽毫先得性情真,画到工夫自有神。”
四、板桥画竹,讲究意在笔先,不肯匆忙落笔:“画竹意在笔先,用笔干淡并兼。从人不得其法,今年还是去年。”
五、板桥画竹,简单的几枝几叶,都是刻意经营的结果:“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消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六、板桥画竹,是写意画,但是与工笔关系极大:“殊不知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欺人瞒自己,再不求进,皆坐此病。必极工而后能写意。”
七、板桥画竹,得力于书法:“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八、板桥画竹,着眼点全在“活”字:“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板桥竹的润格

直到板桥67岁时,不堪俗客之扰,老人才从拙公和尚之议,写出一张《板桥润格》,创画家公开告白以银易画之先例。这则润格是一张广告,也是一篇坦白、爽直、胸襟大开的妙文。表里不一者看到这种妙文是应当汗颜的: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题款: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难得糊涂”郑板桥,他的绘画世界到底怎么样呢?

板桥竹的陨落和流传

板桥是在乙酉之年(1765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殁于拥绿园竹丛之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遗体安葬于管阮庄的“椅把子”地。坟旁有一片竹林,以遂老人遗愿。为怀念先贤,板桥同学之弟周榘画了一幅《板桥先生行吟图》。画像力求传神,反映老人个性。这幅画被郑家后人奉祀于拥绿园。郑府每有大事,郑田观察画像,似乎板桥脸色或喜或怒,都有变化。于是周榘便有“分明老板髯掀白,仿佛丫头脸带麻,闻道近来欢喜事,早从画里露些些”的题诗。

板桥谢世以后,风流余韵绵延200余年,追随者、研究者日益众多。有关他的民间故事在扬州、兴化、潍县广为流传。目前,兴化市桥板故居与纪念馆业已开放,扬州、焦山与潍县也都有若干纪念陈设。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