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草原幼子继承制起源)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典型的就是皇帝,一般太子只有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才有资格做太子,除非皇帝特别不喜欢,否则一般不会换太子,而且换太子很多大臣也会明里暗里反对,认为这是乱命。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西方也是如此,西方的贵族因为基督教教义的关系,只能娶一个老婆,所以没有嫡庶之分,只能长子继承爵位,其他儿子只能卷铺盖滚蛋。


但是,虽然表面上看一样,都是长子继承制,可实际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关键的就是财产的分配,虽然说爵位只有一个,只能由长子继承这点是相同的,但是财产的分配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在中国,长子继承爵位这点基本是肯定的,但是家产则未必全部由长子继承,因为爵位是属于家族的,而家产则是属于家主个人的,而一般来说,家产会平分给大家,长房会多一些,但不会差距很大,当然,庶出的差距就很大了,不过总的来说,家产实际上是一本公账,像古代的大家族,都是一起住的,而主管内务的女主人,通常是婆婆在分配家中的零用钱时,都要征得各房同意,而且要保证平均,否则有一房不满闹起来,传出去,舆论也是会说婆婆不好。


继承也是如此,古代大家族为啥总喜欢维持在一起,因为一旦分家,家产就要平分,大家都能分到一部分,但是这实际上是等于资产减少了,能做的事也少了。


举个例子,假设原本一百万的家产,五个儿子,不分家,虽然每年都要固定分红给各房,甚至其他人都不干活,混吃等死,但是长房还是掌控着一百万的家产,能做得生意要大得多。


而一旦分家呢,则是大家都分到二十万,就算长房再精明能干,也只能做二十万的生意,获得的利润要比一百万少得多了。(资本要集中才能获取大额利润,越集中的资本越有力量。)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西方大家族也不愿分家

所以古代家主最怕分家,千方百计都要维持大家庭,就是为了保证自己掌控的资产不减少,甚至宁愿吃点亏,所以你看一些古代小说,长房拼命干活做生意,其他房不干活,游手好闲拿分红过日子,但是长房却任劳任怨,为啥?不是因为长房道德水平高,而是长房要维持家族资本集中,能做的事就多,否则一旦分家,长房就算分到的家产稍微多一些,能做的生意就少了许多。


我们现代人因为都是小家庭,结婚后就早早分家,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不懂这种事,所以拍古装剧里,看到古代大家族,主事的都任劳任怨,而其他房不做事还拖后腿,主事却坚持要维护家族,以为是道德水平高,其实并不是如此,而是经济原因,主事的不管是不是长房,他们总归掌握着家族全部的经济大权,一旦分家,他们只能掌握自己的一部分,等于几分之一的经济权,完全不同的概念,像一些老字号一旦分家就等于完蛋。编剧把这些归咎于道德水平,只能说他们不懂历史罢了。


这上面还单纯只是家主的财产,就是男主人的家产,而实际上古代继承中分割家产还有母亲的陪嫁,这陪嫁是属于女方的独立财产,有自由决断权,古代小说里很多主母心疼幺儿,怕钱不够花,就从私房钱里拿钱出来给幺儿,就是因为假如从公账里拿钱,那是拿大家的钱,其他子女都会有意见,但是私房钱是自己独立支配,其他子女也没办法有意见。


像古代几个老婆的,大老婆的陪嫁日后肯定是留给大老婆生的儿子,而二老婆的陪嫁肯定留给二老婆的儿子,这点倒不是平均分配的,所以说假如老妈有钱,带的陪嫁多,儿子也受宠。(因为陪嫁实际上也是归于家主管理的,当然红利还是属于老婆,尤其是田地这些有固定收益的资产,不过总归是家产的一部分,所以陪嫁多的老婆也受宠。)


当然,这都是指的大户人家,至于穷人,就别扯那么多规矩了。


而西方的家产是怎么样的呢?古代西方的继承制则完全不同了,西方是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长子继承爵位和家产,其他儿子则卷铺盖滚蛋。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当然,并不是什么都分不到,但是古代欧洲或者说古代最重要的家产土地是不要想继承的,只能继承一些动产,金银什么的,但是也要得到继承人也就是长子的同意,另外对于古代西方,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其他金银什么,因为缺少升值的渠道,贵族往往不屑于经商,给再多的钱也是挥霍一空。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家主总归有点私心的,毕竟都是自己的孩子嘛,所以往往会给其他儿子安排好路,最简单的就是让儿子去其他骑士那边做骑士侍从,日后成为骑士,也算一个底层贵族,不过很多次子混的不好,空有骑士头衔,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最终选择出征打仗,包括圣战,这也是古代西方为何战争频繁的原因之一。


另外,古代西方女子也有陪嫁,理论上也是归于女方所有,而且也是由子女指定继承,当然还是一样,不动产和爵位由长子继承,金银细软则看情况可以分一些。


这里注意到了吧,古代中国和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财产分割的不同,中国是分家平分,而西方则是一家全拿,这保证了西方贵族资源的集中,很多贵族能够几百年维持不倒,就是因为家产集中继承,而中国富不过三代,则是因为几代分家继承下来,力量就此衰落了。


但实际上一开始并不是如此的,古代欧洲一开始也不是一家全拿,而是平分家产,比如查理曼帝国就是一分为三,因为在当时法兰克王国就是这个传统,比如法兰克亡国第一个基督教国王克洛维一世死后就是四个儿子平分王国,查理曼也是因为兄弟死光,他才得以成为统一的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最终成为查理曼大帝。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也就是查理曼时期,他开始规定了长子的继承制,认为皇帝这个称号不可分割,长子继承帝位,当然实际上他死后帝国还是一分为三了。


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长子继承制的好处,这样能极大地保证自己的领土得以完整继承,而不是被削弱,尤其是地方领主们。


之所以选择长子也是因为保持家族利益,因为当时有一个传统,一旦自己的继承人未成年,则封臣的土地和事务要被封君管理,比如说伯爵,他的封君是国王,伯爵万一死了,继承人未成年,国王就要担任这个伯爵领的摄政,可想而知,在短短几年内,这个伯爵领就搞不好就被国王控制了。(在顶端的国王年幼倒是不至于被上层篡夺,但是摄政夺取国王权力也不罕见。)


所以就算长子再无能,只要成年了,也可以保证家族领地不被篡夺,而家产全由一人继承保证家族领地能完整继承,不至于被削弱。



而中国则是相反,在春秋时期,我们是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家业,其他儿子不管嫡庶都离家,当然很多人会留在家族中担任各种大小事务的管理,也有外出闯荡的,比如春秋战国出名的士,其实就是贵族家庭没有继承权的儿子,他们虽然没有继承权,但是因为都是继承的预备队,学了不少知识,也能够出去闯荡创业。


但是这点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了改变,西汉有了七国之乱,诸侯王势力太大,汉武帝为了防止诸侯王做大,搞了推恩令,就是说除了长子继承爵位,其他儿子也可以继承家业。


中西嫡长子继承制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财产的分配

比如说齐王吧,以前齐王的长子可以继承齐王的位置,其他儿子什么都没,当然其他儿子可以齐心协力帮齐王做大,然后齐王万一做了皇帝,几个兄弟搞不好就分封为王了。


而推恩令一出,则齐王的长子依然可以继承齐王的位置,而其他儿子呢,也可以分家产了,只要齐王同意,拿出自己的齐王的领地分封给其他儿子,朝廷也保证同意,统统封为列侯。


这样一来,齐王的领地就大大削弱了,根本无法与朝廷对抗了,而其他儿子能轻轻松松拿到现成的领地,谁还要对抗朝廷呢,都想着怎么找齐王老爸要最好的土地了。


这本来只是针对诸侯王所作的制度,后来就渐渐变成了其他贵族也采用这种方式了。


另外中国实际上一旦绝嗣,爵位就没了,土地也收回,除非皇帝格外开恩,才能另外找庶出子弟继承爵位。


而欧洲贵族为了维系家族,那是千方百计,一旦没有男丁,就找远方亲戚继承也要维持下去,现在也有这个留存,比如一些西方小说某某穷小子得到远方亲戚的遗产暴富等等,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因为你该分的早就分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