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张廷玉简介)

“张五哥顶凶案”出现以后,康熙皇帝为了清理刑部冤案和各省司法衙门,为了探知太子胤礽到底堕落成了什么模样,更为了借此机会试探皇八子胤禩的夺嫡之心,任命皇八子胤禩审理此案并派遣皇十三子胤祥“会同办案”。经过佟国维的点播,皇八子胤禩虽然对扳倒太子心有顾虑,但仍然没能放过这次大好机会,直接越好胤祥,夜审肖国兴并最终拿到了太子胤礽参与刑部冤案的直接证据。

拿到证据以后,胤禩并未停留,而是连夜赶至宫中,要将这个几乎能够直接置太子胤礽于死地的奏折上呈康熙皇帝!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这里有个问题:皇八子胤禩为何如此着急,为何非得惊醒已经睡下的康熙皇帝,就不能等到第二天再正式汇报吗

首先,这是胤禩诱审肖国兴得来的证据,被一时蒙蔽的肖国兴随时都有翻供的可能,所以,胤禩必须第一时间将这份证据交给康熙皇帝,以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再者,胤禩虽为“刑部冤案”的主审,但这件案子毕竟还有一个“协同办案”的胤祥,如果胤祥第二天提审肖国兴,谁能阻拦?只要胤祥提审肖国兴,胤禩的阴谋就会连立马被揭穿并很快转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皇八子胤禩需要避开所有的朝臣,尤其要避开“协同办案”的皇十三子胤祥,单独向康熙皇帝汇报,才能省去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顺利推行自己的阴谋计划。

惊醒康熙皇帝以后,皇八子胤禩有过这样一句“顾全大局”的态度说明:

儿臣认为,太子乃一国储君,此事如果张扬出去必定会使朝野震动;再说肖国兴所说的事也并不一定属实,即便属实也只能奏陈皇阿玛圣裁。儿臣以为,此事不能再让任何人知道,所以我禁锢了肖国兴就连夜赶进宫来。

“张五哥顶凶案”刚刚爆发的时候,康熙皇帝有过极为明确的指示:

“这一次,朕决心已定,不管他是鼠还是器,都要依法惩治!”

好了,现在审理结果出来了,而且证据充足,康熙皇帝该怎么办?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废黜太子胤礽?朝野震荡,夺嫡乱局出现,这不是康熙皇帝想要看到的局面;

包庇太子胤礽?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让自己的权威和形象受损;更重要的是,这个倒行逆施,贪赃枉法,已经让康熙皇帝失去最后信任的太子胤礽会继续以“大清未来皇帝”的角色存在,甚至还会干出更为骇人听闻的荒唐行为。

所以,对于皇八子胤禩“顾全大局”的具体表现,康熙皇帝只给出了“你做得很好、很对,你先回去”的回应,而后再无具体指示。

此时的康熙皇帝需要干什么?

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要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维护自己的脸面和权威;又要暂时维护太子胤礽,稳定朝叶局势,防止夺嫡之争爆发。

于是,康熙皇帝来到了上书房,找到了正在值班的上书房大臣,深通上意的张廷玉并就此开始了一场堪称“神仙级别”的君臣对话!

个人观点认为,《雍正王朝》之所以被评价为职场、官场“教科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对角色台词近乎变态的完美处理。康熙皇帝和张廷玉的这段对话,似乎没有一句在正题上,但又似乎每一句都在围绕正题展开,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暗示”和“试探”的巅峰配合!

康熙皇帝未踏入上书房的大门,张廷玉便早早跪倒在地,等候康熙皇帝出现。对此,康熙皇帝给了这样一句评价:

“能听得出朕脚步声的人,不多啊!”

深夜,宫中,除了值班的上书房大臣和六部职能衙门值班的臣属,就只剩下宫中当值的太监、宫女们,而后宫内院的娘娘们又不可能出现在前朝,所以,除了康熙皇帝以外,此时的张廷玉几乎是前朝最大的领导。太监宫女们前来上书房,会小心谨慎、唯唯诺诺;前朝官员们前来上书房,就算不必蹑手蹑脚,也必定不敢有大的声响;但如果康熙皇帝出现就必定有所不同,脚步沉稳、毫无顾忌。

也就是说,此时的张廷玉能听出康熙皇帝的脚步声并不奇怪,对此,康熙皇帝也必定非常清楚。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那么,康熙皇帝给出的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一句有着明显目的的暗示:能听出康熙皇帝脚步声的人,不多;能深通圣意并严格遵照圣意行事的人,更不多。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在告诉张廷玉:朕需要你的时候,到了!

没等张廷玉回应,康熙皇帝便继续给出了这样一句:

“睡不着,找你来聊聊!”

作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需要面对的大事、难事、烦心事很多,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很多让他“睡不着”的理由。

所以,康熙皇帝的这句话也只是告诉了张廷玉:朕现在有难事了,需要找你帮助。至于这件事的具体信息,甚至大致范围所在,张廷玉都还无法判断!

所以,张廷玉还是没说话,继续等待康熙皇帝给出更多信息,以供自己做出最靠近圣意的判断。

君臣两人坐定以后,康熙皇帝又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孩子的病,好些了吗?”

深更半夜,“睡不着”的康熙皇帝跑到上书房,找到张廷玉就为了关心他孩子的病情?

当然不是!

康熙皇帝给出这句话有着两个作用:

1、开始这场君臣对话的“客套”;

2、进一步向张廷玉暗示这场对话的主题内容和“孩子”有着直接关系;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康熙皇帝有多少孩子?

皇子35位,公主20位!仅有皇子而言,能够活到序齿年龄的皇子就多达24位,参与到储位争夺的皇子也有9位之多,那么,今天让康熙皇帝“睡不着”的孩子到底是哪一个,张廷玉心中还是无法确定。

但谈话进行到这个时候,张廷玉足以确定一件事情:既然能让康熙皇帝“睡不着”,肯定是某位皇子出现了问题,要么是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要么是为人处事方面的问题。

所以,张廷玉必须顺着康熙皇帝的意思往下说:

“还是在吐血,已经换了十几个方子还是没见效,只是拖日子罢了!”

正常情况而言,皇帝问及臣子子弟的病情,臣子一般会给予“谢皇上关心,孩子情况稳定”或者“这点小事,还劳皇上惦记”这类“安慰性”或者“客套性”的积极回应,而张廷玉为何范围常规,明白回奏了自己孩子的病情发展呢?

注意张廷玉对孩子病情的描述,是不是和康熙皇帝的“孩子”——太子胤礽,有着极为明显的对照?

“还是在吐血”——太子胤礽仍然在不断的犯错;“换了十几个方子”——对于太子胤礽的接连犯错,康熙皇帝屡屡给予原谅,并想尽办法给予纠正;“只是拖日子”——已经对太子胤礽失去最后信任的康熙皇帝,早晚会将胤礽的太子名位废黜。

就当前的局势而言,“刑部冤案”是朝野上下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也是最可能让康熙皇帝“睡不着”的一件事,而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又几乎明显指向了太子胤礽。所以,张廷玉几乎可以直接作出判断,今天的谈话和太子胤礽有着直接关系。

太子胤礽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张廷玉自然非常清楚,所以,他索性借用自己孩子的病情,疯狂暗示太子胤礽的问题,以试探康熙皇帝的反应!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既然太子胤礽已经被摆在桌面上,康熙皇帝对于“忧心对象”的暗示目的就已经达到,剩下的就是康熙皇帝另一层面的暗示:知道朕说的是谁了,还得知道朕需要你做什么

“李德全,明天到太医院,让他们派人给衡臣的儿子看看病,要什么药就到大内药房去拿。”

皇帝下令“遣医送药”,对于臣子而言是莫大的荣耀,是能够载入史书的特殊待遇。

康熙皇帝的这句话也有着两层理解:

1、这是康熙皇帝给予张廷玉提供帮助的“报酬”;

2、这是康熙皇帝需要张廷玉“做什么”的暗示:既然你能用自己孩子的病情发展,暗示太子胤礽的具体情况,那朕出手救你的孩子了,你该做什么,心里该有数了吧

有了这句暗示以后,为了让张廷玉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真实意图,康熙皇帝又追加了这样一句话:

“做父亲难呐,推干就湿、耗尽心血,看着他们平平安安成人难,教他们堂堂正正做人难,指望他们克绍箕裘、广大祖业就更难了。”

康熙皇帝的这句话到底有多无奈?

“平平安安成人难”,屡有皇嗣夭折的康熙皇帝,经历了很多次;“堂堂正正做人难”,参与夺嫡的皇子几乎都修炼成了妖怪,阴谋诡计、权谋算计,康熙皇帝见识了无数次;“克绍箕裘、广大祖业更难”,不满两岁就被明立太子的胤礽,甚至让康熙皇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张廷玉对自己孩子病情发展的无奈,是无奈;康熙皇帝对于诸位皇子,对于太子胤礽的无奈,更是无奈!

但孩子有病,不能不管,更不能因为“只是拖日子罢了”就放弃治疗;太子胤礽有了问题,也不能不管,更不能简单粗暴的予以废黜。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将自己需要张廷玉“做什么”说明白以后,将自己的“无奈”详尽表达以后,康熙皇帝终于将那份折子拿了出来:

这有份折子,是八阿哥连夜递上来的,你看看。

这份折子是什么?

太子胤礽的“病情说明”!

张廷玉需要做什么?

临时充当一回“太医”,为太子胤礽“看病”!

只是,该如何给太子胤礽“看病”却能直接考验张廷玉的政治智慧:

开出“药方”——给康熙皇帝提供具体建议?对于太子胤礽的问题,康熙皇帝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不方便亲自动手而已!

所以,张廷玉采用了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火烧奏折”,然后跪倒在地,说道:

“臣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奏折!”

对于张廷玉的“举动”,康熙皇帝虽然给出了厉声呵斥,但却立马叫来了图里琛,如此安排道:

“图里琛,你带领十名大内侍卫,到刑部去,带上肖国兴,把他连夜送到宁古塔,交盛京将军严加看管,不许他和任何人见面!”

张廷玉烧掉了“物证”,康熙皇帝送走了“人证”,太子胤礽的问题已经没有对证了!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何如此大胆,敢火烧奏折?揣度圣意的巅峰表现

然后,康熙皇帝对张廷玉的“大胆之举”给予了评价:

“衡臣啊,你的苦心朕知道,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朕这个儿子他的病怕也是很难好了。咱们只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就行了。”

康熙皇帝的这句话可以换成一句最直白的话:衡臣,谢谢你

(文章仅为《雍正王朝》的剧情解析,并不牵扯真实历史,烦请看官们费心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