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时分(子时,23点到1点之间),风尘仆仆的怀来县守臣,直趋皇城,叩响了西长安门。

此时城门早已关闭,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开启的,而此时离上朝前的准备至少还要一个时辰,可来人却等不了那么久,执意要立刻入皇城进宫,有天大的事要禀告太后。

不耐烦的守卫军士从门缝中接过来人塞入的帛书,当看清帛书上的文字及印玺后,守门官如雷轰顶差点吓死过去,兹事体大!他也顾不上违制与否,当即打开城门,护送来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苍穹,一轮明月如玉盘高挂,本应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时的大明王朝却无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注定无眠!

因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镇兵败土木堡,二十余万京营大军顷刻覆灭,随扈文武死伤无数,堂堂一国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迁都北京,以天子御国门,威震漠北,怎料想后世子孙竟如此不肖!

大明国耻,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师的郕王朱祁钰,在午门前的阙左门接受群臣例行谒见,孙太后适时公布了皇帝被俘、传书索要金帛自赎于瓦剌的消息,百官无不悲恸!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兵部侍郎于谦,北望号哭,誓不与虏俱生!

时京师内外可战之兵,不过老弱十万,瓦剌势大,士庶震怖,南逃之声四起。

好在于谦等有识之士极力主战,并在之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力挫瓦剌,这才将险些坠向深渊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轨。

我们今天再看土木堡之变,都清楚这是明代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深刻影响了明廷北部边疆的策略,军事日趋转于保守。

但时至今日,围绕在土木堡之变上的疑点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么就轻易的败了?真就如史书说言全是权阉王振一人的过错?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重新复盘整个土木堡之战。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土木之变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从明朝建立后,元廷北逃大漠,经过洪武朝的多次军事打击,北元瓦解,分裂为鞑靼、瓦剌东西两部。鞑靼部以势力强大的阿鲁台为尊,瓦剌部则是以马哈木为主。

在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五征大漠,分别对鞑靼和瓦剌进行了强力的军事打击,马哈木、阿鲁台先后归顺大明。但由于阿鲁台叛服无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创,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壮大。

宣德九年(1434年),马哈木之子脱欢袭杀阿鲁台,之后数年又逐步吞并蒙古诸部,基本上统一了草原,并立元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

正统四年,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位,自立太师称淮王,联合可汗脱脱不花部,东西扩张,瓦剌势力越发强盛。

从正统八年开始,也先围攻哈密,强迫大明属臣哈密王顺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卫之后,又先后将沙洲、赤斤、罕东三卫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关外再无屏蔽。正统十二年,兀良哈三卫也为也先所掌控。

这一时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统治下达到极盛,志得意满、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这一计划成行的诱因,却是朝贡贸易。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2.朝贡贸易

所谓朝贡,原指诸侯或属国定期朝拜天子,进献地方特产。

明代立国后,恢复古来已有的华夷观念:“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

作为华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来朝建立朝贡关系,一时间东南夷、东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纷纷入贡,朝廷按例给予厚赏。而国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乐时期强大的军事碾压下,入贡臣服。

蒙古的鞑靼、瓦剌两部每次入贡,除了能得到远远大于贡品价值的封赏外,蒙古使臣还可以在京师会同馆进行商品贸易,以草原马匹、皮毛等特产换取中原丰富的物产。

此外,凡入贡的蒙古使团往返京师的起居饮食都有朝廷负责,而且朝廷的回赐是以来朝的人数和地位来给赏的,对人数并没有明确限制。这种薄来厚往的朝贡制度,让蒙古诸部感到有利可图,极大刺激他们不断扩大使团的规模。

在土木堡之变爆发前的十四年里,瓦剌来京朝贡的人数从最初的不满百人,猛增至千,正统十二年,入贡人数高达2472人!尽管瓦剌入贡的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长,可远远不如明廷的回赐丰厚。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逐渐增多的使臣,让大明一时不堪重负,从正统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晓谕边将严格控制入关的瓦剌人数,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明政府开始将每次入贡的赏赐固定下来,以此变相削减赏额。

并且正统年间瓦剌大规模的入贡,也带来很多政治问题,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边情,违禁买卖兵器等等。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变与也先称汗》一文中指出:“正统年间的朝贡已经脱出贸易常规,成为也先讹诈的一种手段。”

正统十三年,再次入贡的瓦剌声称使团数三千多人,实际两千多人,这是故意在虚报数目讨要赏赐。因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经发生过多次朝朝贡贸易冲突,这次大明态度强硬,在会同馆官勘实瓦剌人数后,礼部验口给赏,虚报者不予赏赐。

索求得不到满足,而相对之前的封赏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恼怒,此时正值瓦剌全盛,兵强马壮,耀武边关胁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选择,于是战争爆发了!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土木之变

1. 亲征的决议

正统十四年七月,秋高马肥之际,也先恩威利诱蒙古诸部,分军四路大举入寇。东路由脱脱不花汗,攻辽东;中东路则由阿喇知院统领,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亲率精锐大军,攻大同;另一支则进犯西北甘州。

实际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经获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报,英宗皇帝当即差西宁侯宋瑛总督大同兵马,相机剿杀。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营马步精锐3万驻守大同,1万5千协助宣府。

七月初二,关于瓦剌入侵的确切消息传来,为了备战,英宗一面派人到边镇犒赏大军,激励边军迎战,一面下令补足京营马匹,做战前准备。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对瓦剌入侵是严阵以待,相当重视的,就军事而言,这些战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确,至少此时大明还没做出错误的决策。

但尽管准备充足,可现实的情况却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进攻大同,右参将吴浩率部迎战于猫儿庄,这一战以明军惨败告终,吴浩力战而死。紧接着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围攻赤城堡。

军情紧急,当日就传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计议决定亲征。

由于此时司礼监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因摄于王振威势,对亲征之事,朝会之上没有人当场提出异议。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达动员令,给京营官军操练者,每人赐银一两,胖袄裤各一件,鞋二双,发一月的行军粮食,以及兵器、负辎重的驴等。

按道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并没这么做,而是只准备了一个月的行军口粮,这摆明了是要速战速决。一方面是军情紧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军恫吓也先,逼退瓦剌军队的心思。

而后来英宗皇帝领军出征从出发到回师,如果没有土木之变,前后一个月恰巧正是实际日程,所以这次亲征虽说仓促,却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计划的,准备一个月内解决也先,然后班师。

亲征计划既然已经下达,那百官们在干什么呢?

按照《明英宗实录》记载,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内,百官还真就没什么动静,也许是在观望,发现皇帝确实下定决心亲征,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书王直领衔,率廷臣合章上奏,劝谏皇帝不可躬履险地。此外,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单上一本,劝谏皇帝以社稷为重。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这两本奏疏并不能说服英宗皇帝,英宗回复道:卿等所言皆忠君爱国之意,但虏贼逆天悖恩,已犯边境,杀掠军民,边将累请兵救援,朕不得不亲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来百官们便没有再次劝谏,毕竟从太宗皇帝(即明成祖)迁都后,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个没亲自领军亲征过?况且京师三大营设立以来,还没有出现过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统御出征的情况,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无从阻拦。

而更加让百官无力反驳的是,十五日,大同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和监军太监郭敬与瓦剌军战于阳和后口,此战明军全军覆没,宋瑛、朱冕战死,郭敬躲入草丛幸免,石亨只身跑回了大同。

这一场大败,明军损失惨重,局势的恶化极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极力劝成,亲征之事已无可避免,这时候没有人能找到合适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亲征并不算是错误的决策,那是外部紧急军情和明廷历代君主统军的内因促成的,唯一错误的是,战争不是儿戏,它充满了偶然性,一个长在深宫的帝王,和纸上谈兵的太监王振根本没能力指挥数十万大军,从皇帝下达亲征的指令后,这场战争的走向就充满了未知,这也是百官所忧虑的地方。

2、回师路线之谜

诏命郕王朱祁钰居守京师后,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从下,英宗皇帝亲率二十多万大军于七月十六日出师,前往大同。

关于出征的兵力一说五十万,实际上五十万为号称,不可能有这么多,根据李新峰先生考证,实际人数多不过二十万,甚至可能更少,这也是比较合理数字。

七月二十三日车驾到宣府,二十四日到达鸡鸣山。

越近边地,随行的大臣越恐惧,而且此时王振的专权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满,有人建议杀王振,然后派遣大将领兵前往大同,其余人和皇帝返回京师,但都慑于王振,人人自危,没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车驾到达阳和城南,来到之前西宁侯宋瑛等全军覆没的地方,只见伏尸遍野,极为惨烈,全军上下无不胆寒恐慌。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八月初一,大军抵达大同,这时也先的大军已经退回关外,再加上连日来风雨交加,军心不稳,随扈大臣都建议班师,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也秘告王振形势的严峻,于是初三日明军回师。

但回师路线中途存在变更,这便成了后世争论土木惨败的焦点。

首先回京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沿边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条经蔚州过紫荆关,回銮京师。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紫荆关这条路线因深入内地,相对安全,也是百官所赞同的。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初议从紫荆关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开始也存了邀请圣驾到他家乡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军踩坏乡土庄稼,便改变主意重新令大军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随意改变行军路线,让“军士纡回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败的责任全归咎于王振,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根据《明英宗实录》,来看看明军回师的路线:

初三,车驾次双寨儿;

初四,车驾次滴滴水;

初五,车驾次洪州方城;

初六,车驾次白登;

初七,车驾次怀安城西;

初八,车驾次万全峪;

初九,车驾次阳和北沙岭;

初十,车驾次宣府。

这些地点对应为今天的地名,分别是阳高县双寨村、阳高县滴滴水村、阳原县、阳高县大白登镇、怀安县怀安城镇、万全县左卫镇、阳高县北沙岭、张家口宣化区。

地点所在如下图所示: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接着我们按照行军的顺序,将上边的地点连起来,如下图所示: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你会发现,这个路线明显有着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双寨儿一天行军一百二十多里,步骑相合的大军,又不是纯粹的骑兵,一天行军一百多里很难想象,而之后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议,先掉头两百多里,又折回两百多里到宣府,太过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实录记混了几个地点,毕竟现在的实录是清初的抄本,誊录错误也有可能,为此笔者重新梳理后,行军路线如下: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大军先沿边墙向北沙岭,后王振改主意走紫荆关,折回南下滴滴水,至洪州,又改路线经白登、双寨、怀安城、万全峪重返宣府,这样更符合逻辑。

而之所以如此行军,因为英宗一开始并不想一仗未打便灰溜溜的返京,他和王振便决定沿边至宣府寻中西路的瓦剌军至少打一仗,但行至阳和卫的北沙岭,再见到死难的大军,军中骚动,风雨雷电又大作,百官劝说改走紫荆关,而王振心里也打鼓,便邀请英宗顺道到驾临他蔚州老家,改变路程南下。

可到洪州,不论是否是王振怕踩坏家乡庄稼,而劝英宗改了主意重走宣府一线,但可以肯定的是,往返的折腾不仅浪费时间,让也先有时间尾随而来,更是令军心士气大丧,虽说这并不是兵败的主要原因,可接下来英宗的军事冒险却将大军置于危险境地。

3. 驻跸土木堡

八月初十,明军到达宣府,这时已经发现了瓦剌的主力,兵部尚书邝野两次建议英宗急趋入关,派重兵殿后,但被王振严辞拒绝。

十一日,明军出宣府东南行军五十多里,到了十二日只行军二十里,驻扎雷家站,十三日更是原地未动。

很明显明英宗和王振此时在等待尾随其后的瓦剌大军,以求决战。

也正是十三日时,英宗接到后军被瓦剌袭击的消息,他立刻派恭顺侯吴克忠率军回击,而本部大军在原地展开待敌。

可战场的变化瞬息万变,吴克忠的军队陷入伏击,全军覆灭,只有吴克忠的儿子吴瑾只身逃回。

这时已到傍晚,英宗大惊之余又命成国公朱勇领兵四万救援,可惜大军在鹞儿岭再次依遇伏,全军尽遭屠戮,朱勇也战死。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接连的败仗,至少七万大军覆灭,让全军上下胆战心惊!十四日一早大军不敢停留,继续行军三十多里,来到了战役的关键地点,土木堡。

这时天色尚早,大军离怀来城只有20里,为何不驻跸城防更优越的怀来城,反而停在了土木堡?

按照《明史纪事本末》上的说法,是王振有一批辎重落在后面,为了等辎重队赶上,致使明军不得已在土木堡停下。而有意思的是《明英宗实录》上却是另一种说法,称王振因接连失利,身体抱恙(可能是吓出病来了),才止与土木堡。

土木堡地势较高,倒也适合驻军,可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无水,明军掘地两丈也不得水,而最近的水源是南边十五里处的妫水(永定河),但永定河已被瓦剌占据。

这时候疑问来了,当时的怀来城就在永定河旁,为何没有守军及时制止?

实际上早在七月中旬,阿喇知院围攻独石城、马营时,守备赤城堡的指挥使郑谦、徐福,以及雕鹗堡指挥姚瑄闻瓦剌入境,率先弃城挈家奔走,以致于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怀来、隆庆、龙门卫的指挥官易谦等也有样学样,望风奔溃,宣府北路、东路几乎等同无人区!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这些弃城而逃的军官跑到居庸关,大言不惭的声称驻军居庸关,为京师声援,完全不在意此时皇帝正挡在前边正往大同。

宣府北路、东路的剧变并没有及时通知英宗的大部队,直到八月九日,镇守居庸关的孙斌上奏了边将弃城逃跑的丑事。

所以这也是瓦剌骑兵可以在宣府周围来去自如,更能迂回包抄英宗车驾,扼断水源,甚至已经接管了怀来的城防,让明军陷入被动,不得已停在土木堡。

八月十四日晚,在明军刚驻扎建立营防后,也先就已尽领兵连夜猛攻土木堡北的麻峪口。

十五日上午,瓦剌骑兵完成了对土木堡的合围,明军情势危急。

这时候英宗和王振不敢擅动,依托坚固的营防守御,也先一时也奈何不得,只是此时人马缺水一天,大军上下焦虑不安。而也先也怕时间一久,明军援军到来,形势不利,便假意讲和麻痹明军。

陷入危地的英宗自然求之不得,立刻写好敕书,并派通事随瓦剌使者返回。

这时合围的瓦剌军忽然撤开南面防守,英宗和王振以为议和之事已成,当即命饥渴的大军移营就水,哪知瓦剌大军忽然杀了过来,高呼:“解甲投刃者不杀!”

毫无斗志的明军立刻崩溃,纷纷放弃抵抗,大军倒戈,自相蹂践。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据幸存的大臣李贤事后回忆,此战“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分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

扈从的公侯伯和文武大臣战死无数,王振死于乱军,英宗也成了瓦剌俘虏,土木堡之战以明军彻底覆灭告终,其时情景当真是惨不忍睹!

明军之所以失败,除了王振的专权跋扈,把持军事指挥权造成明军一再错失良机外,明英宗的轻敌冒险和宣府武将的懦弱弃城也有很大关系。

战后,于谦、叶盛等大臣就曾气愤的指出,如果不是宣府东北两面,独石、永宁、怀来等十一城守将弃城而逃,六师何至于失陷土木!

也有说法称土木之变是文官集团的阴谋,这种说法甚为可笑,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一大批文官战死,哪有文官自己算计自己的阴谋?

大明国耻:是谁造就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

王振的怂恿,皇帝不懂兵事的盲目冒进,以及贪生怕死的武将弃城逃窜,共同导致了土木堡之战的惨败结局。

这是大明承平日久,文恬武嬉之下,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悲哀!

本文作者:云谈青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572951779049523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