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徐祯卿怎么读)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三月的早春,江南已是烟花迷眼、杨柳乱拂;清透碧绿的河流,也在暖阳中苏醒、随着东风荡漾至了城中。一弯青石铺就的小桥,随意的越过流水;水面泛着几艘华美的画船,船中之人,焚香枕琴,听着一城烟雨在帘外迷离,悄然入睡。

繁华的街道,人声鼎沸、酒旗招展,酒垆边卖酒的女子,挽袖舀酒,洁白的手腕,犹如凝结的霜雪,纯净无暇。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诗冠吴中的江南才子徐祯卿

江南的繁华,历来广受称赞,清秀婉约的山水、发展迅速的经济文化,孕育了许多风流倜傥而又情感细腻的读书人,诸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中四才子”,因为他们居住地苏州古时又称吴中,故有此名称。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昌谷少与唐寅、祝允明、文璧齐名,号吴中四才子”。昌谷也就是徐祯卿的字,文璧是文徵明,祝允明号枝山,唐寅则无需赘述,已是家喻户晓。

因为一些戏剧评传和影视剧的流传,许多人认为他们四个当中,唐伯虎是才学最高的,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四人各有专长,唐伯虎的画、祝允明的书法,一直为后世称道,文徵明综合实力出色,而徐祯卿,在四人之中,诗歌最佳,有“吴中诗冠”之誉。同时,他又是“前七子”中的重要成员,诗歌成就、影响力可与李梦阳、何景明鼎足而立,是后世研究明诗无法忽视的一位名家。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江南四大才子(剧照)


徐祯卿,字昌谷,于1479年,出生在一户普通且清贫的人家。他祖籍河南洛阳,先世徙居常熟双凤乡,十几岁时,随父亲至郡城。史载徐祯卿“十岁能诗”、“家中不蓄一书,却无一不通”,天赋甚佳,故而求学之时,他与唐伯虎、文徵明等青年才俊一见如故,引为挚友,诗文唱和、交往甚密,也由此踏入了吴中地区的文化圈。

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自唐宋以来,一直是繁华之地,文化经济发达,明中期因皇权政治的相对松弛,吴中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也飞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使得吴中的士人养成了一种浮奢之气,其审美观念亦趋向于绮靡精巧,故文风也多呈现出六朝浮华流艳的风格。

正如明人方凤所言:“吴中风俗日趋于薄,而士气日沦于浮侈”。

受此文风习气侵染,徐祯卿在吴中时期的诗文,言辞精巧柔美,傅光宅谓其“多稚年绮语,尚沿吴习”。钱谦益亦在《列朝诗人小传》中言徐祯卿:

其持论唐名家,独喜刘宾客、白太傅,沉酣六朝散华流艳文章烟月之句,至今令人口吻尤香。

钱谦益所举诗例,便是徐祯卿的名作《文章烟月》 ,其中“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一联,道尽江南的人文荟萃、景色秀美,被广为传颂。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若徐祯卿诗文仅是言词绮丽,定然难当吴中诗冠之名,更无法成为“前七子”的中坚力量,清初诗坛盟主之一的钱谦益也不至因此而觉“口吻尤香”。

我认为,徐祯卿诗之所以广受赞誉,是他致力于诗,故得前人精髓;另外他能将自己所提出“由质开文、因情立格”的诗学主张,切实地应用于诗歌创作中;而在这两点基础上,他又融合南北诗风之长处、避其短处,终成一家之诗,在明诗坛独树一帜。

致力于诗,故得前人精髓

吴中文化氛围浓郁,士人诵读诗书之余,多兼学书法、画,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三位才子皆是如此。唯独徐祯卿对于诗歌尤为喜爱专注,并倾尽心力,希望能有所建树,其《复文温州书》便流露了这种志趣:

但喜洁窗几,抄读古书,间作词赋,议论以达性情,摅胸臆之说,期成一家之言,以垂不朽。

古代科举,读书人尤为重视,诸如徐祯卿这等出身微寒,更是如此。他曾因屡试不第,花费甚巨,因此和父亲发生了不愉快(屡台试不捷,父恶之)。第二次进京考试的花费,更是唐伯虎资助的。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唐伯虎(剧照)


按理来说,他更应该将心思放在科举考试之上。然其研读诗文手不释卷,“至于时文讲说,或积月不至”。时文讲说也就是那时候科举考试的范文、复习资料等,即便多次科举失利,他仍然一连数月不理会,而致力于诗。由此可见他对诗歌的热爱。

这或许便是王国维所说的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正是因为这种专注,使得他能上探《诗经》风雅,下寻汉唐气象,从而得前人精髓,其字里行间,皆有汉唐格调韵致。

徐祯卿的诗学理论《谈艺录》十分崇尚汉魏时期的作品,有“孝武乐府,壮丽宏奇”、“魏氏文学,独专其盛”之言。他的五言古诗,以情纬文,以文被质,多有汉魏高格沉韵之诗风。

例如其五言《苦寒行》有句“无衣叹秦风,卒岁咏豳诗。伊余炎荒士,飘飖寄边陲”,描写边军行役之艰苦、思家之深切,颇具曹操《苦寒行》“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之气韵。

从这首《苦寒行》可以窥探,徐祯卿并非是单纯的“临摹”,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相近的思想内核与艺术效果。他的《游侠篇》“慷慨功名会,何言七尺捐”亦有曹植《白马篇》那种对壮烈事业的憧憬之意,慷慨激昂。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曹操(剧照)


因此明朝学者顾璘赞其:“词旨沉郁,遂闯晋宋之藩,凌措曹魏”。认为徐祯卿能够得六朝之精髓,又兼曹魏诗之妙处。

不仅是对汉魏诗歌极为肯定,有唐一代许多名家,均是徐祯卿学习宗法的对象。马星冀便在《东泉诗话》中言:“徐祯卿五律学孟襄阳,气格极相似”。孟襄阳便是孟浩然,他的五律在盛唐可谓一流,李白对其都倾慕不已,此番评价,不可谓不高。

徐祯卿的七绝一直为人称道,其中很大原因是他宗法“七绝圣手”王昌龄并能得精髓。故而朱彝尊《明诗综》言其“直是供奉龙标(王昌龄)风调”。

试看徐祯卿《从军行五首·其二》“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此诗末两句与王昌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采用了同样的作诗技法。

不写正面两军交锋,而通过侧面描写,来体现己方战士之骁勇。就如罗贯中为体现关羽之神勇,不用太多辞藻形容,只一句“斩华雄,酒尚温”便能完美体现,而且还有想象的空间和余韵。

当然,徐祯卿学诗并非拘泥于某一人、某一家,而是采众家之长,化为己用,别出机杼,自成风格。

“由质开文、因情立格”的诗学主张与创作

绮縻文风之所以一直被批判,是因为这些文章只注重华丽的辞藻,也就是“文”;但没有深刻的思想或是真挚的情感,即“质”。如果注重文,先追求辞藻华丽,再填充内容,这种“由文求质”的诗文,定然是华而不实的。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只有“由质开文”,才能真正做到“诗以言志”。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所论述的那样,一篇文章,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也要有优美的形式言辞,此方为文之本源。

徐祯卿便是如此。他的诗学论著《谈艺录》便主张“由质开文、因情立格”,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他认为:

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故喜则为笑哑,忧则为吁戏……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

夫情既异其形,故辞当因其势……此乃因情立格。

诗歌创作,是一个由情至气、由气至声、有声至词、由词至韵的过程,但情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喜怒哀乐而变化,情不同,所以写出来的诗,也自然也不同。每个人的情志思想、人生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故而发自真情创造出的诗,是独一无二的、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徐祯卿诗学主张如此,实际创作同样如此。他出身微寒,少年时期丧母,后又屡屡落第,与父亲感情不合,命运颇为坎坷,所以徐祯卿的诗中,多体现了他对自身人生、命运感慨,对自然万物描写,也融入了浓厚的情感。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例如他在母亲忌日而写的《先母讳日二首》:

头颅长大日堪衰,十二年前哭母孩。

岁月不知生死苦,儿身渐老骨成灰。

初读此诗,便能感觉到徐祯卿对母亲那种刻骨的思念,同时在怀念的情感中,又有一种无法抹去的悲痛。与至亲的生死离别,是锥心之痛,但岁月不知,依旧无情增长,岁月每涨一刻,痛苦就增长一分,所以徐祯卿觉得自己“身渐老,骨成灰”。

徐祯卿一直体弱多病,享寿仅三十余载,他的诗中,有许多对生命的感怀之作,如《独立》“日暮啄饥喧野雀,天寒争宿集荒鸦。官桥寂寞梅花发,愁见南枝又岁华”之句。

黄昏下争夺食物的野雀,寒风中聚集取暖的荒鸦,让徐祯卿顿觉生命珍贵,却又容易流逝,故而眼前的一景一物,都被他看成了自己,自然与生命,在伫立中交融,联想起前途未卜、壮志难酬,不禁怅然若失。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正是因为情之深,对诗歌用心之深,徐祯卿才能写出此般文质俱佳的诗歌作品。对于“前七子”中几位诗歌成就较高的成员,《明诗综》有“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之评价,其中“徐”就是指徐祯卿,“情深”二字,最贴切不过。

融南北之长,成一家之诗

1.登第之前,对江南地区诗风的扬长避短

上文所述“致力于诗”、“因情立格”,都是贯穿在徐祯卿一生诗歌创作当中的。若结合这两点再从他登第前后,两个时间阶段的诗风来切入分析,我们则能对其诗歌成就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纵观徐祯卿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登第之前,与受吴中文化的影响所写的诗歌;二是在登第之后,加入“前七子”之后,所创作的诗歌。

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诗风,绮丽柔美,独抒性情,但往往失之于放荡俚俗。赵翼言明中叶江南才士:“吴中自祝允明、唐寅辈,才情轻艳,倾动流辈,放诞不羁,每出名教之外”。

他们很多诗歌,情之所到,肆意落笔,没有诗歌应有的章法,甚至接近市井生活中所说的口语。例如唐伯虎的《言志》“不炼金丹不炼禅,不为商贾不耕田”、祝允明《口号》“蓬头赤脚勘书忙,顶不笼巾腿不裳”之诗句。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唐伯虎(剧照)


徐祯卿对“诗抒发情怀”深以为然,词句也多绮丽,但并没有失之俚俗,而是通过学习古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法,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兼顾彰显诗歌体裁独有的神韵风骨,此从上文已有诗例体现。

所以说,徐祯卿接受了吴中士人所提倡的“诗以寓性情”,也侵染了江南绮丽柔美的文风,同时,他又尊崇汉魏,摒弃了吴中诗风的放荡俚俗。对于这一番扬长避短,徐祯卿提炼出了自己的认知思考,并论述于《谈艺录》:

大抵诗之妙轨,情若重渊,奥不可测;词如繁露,贯而不杂;气如良驹,驰而不轶。

诗歌一定要有真挚、深刻的情感蕴含其中,这样才能令人触动,引发共鸣;言词应该符合感情基调,即“有感而发”,优美而顺畅自然,不是杂乱地堆砌;最后诗歌整体呈现的格调、气脉,应该如骏马奔驰,灵动俊逸,但应行进有方,不是一味地放任奔纵。

正是因为汲取了吴中文化的精华,结合前人诗歌,徐祯卿才能有如此高论,并完美应用于自己的诗中,所以其诗也在吴中脱颖而出。不过此时徐祯卿诗歌作品“情深绮丽”有余,却也显“浮艳纤柔”,这是他登第之前诗歌的不足之处。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2.对北地复古诗风的吸收,融南北之长

明朝诗歌文化,自明初刘基、高启之后,便一直衰颓不振,诗坛充斥着雍容沉闷的“台阁体”,以李梦阳、何景明的七位士人以起衰救弊为己任,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欲重开明朝诗坛气象,这便是“前七子”的复古运动,徐祯卿是明前七子中的一员。

前七子的复古,对于明朝中期的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明中诗坛吹入了一股汉唐雄风。然而很多主张复古的士人,局限于古人的诗中,毫无创新,一味的模仿汉唐的诗歌,正如钱钟书所言:

明人学唐诗是学得维肖而不维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

简单来说,就是徒有其形,不具其神。徐祯卿从江南到北地,成为前七子的一员之后,其诗风也有所转变。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言徐祯卿:

及见北地,初犹倔强……既而心倾意写,营垒旌旗,忽焉一变。

前七子多是北方人,又在朝廷为官,他们掀起的复古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方诗坛风格,故而朱彝尊说徐祯卿至北地,改变旗帜。钱谦益也说徐祯卿:

登第之后,与北地李献吉(李梦阳)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

其实“趋汉魏”并非是因受北地复古诗风而做出的改变,徐祯卿早在吴中时创作的《谈艺录》便有“魏诗,门户也;汉诗,堂奥也。入户升堂,固其击也”的言论,可见他一直将汉魏之诗作为登堂入室的学习对象。只是前期因环境因素,创作汉、魏古乐府诗比较少而已。

江南四大才子之徐祯卿,是如何成为明朝诗坛大咖的


不过对于“盛唐”之诗的学习,却受到李梦阳等人的影响,故而他登第之后,诗作融入了一股高古格调,冲淡了前期的浮华纤弱。同时徐祯卿对“剽窃临摹、摘字寻句”的复古方式敬而远之,而是保留了自己前期清丽、情深的特质。李梦阳还因此批他“守而未化,蹊径存焉”,钱谦益认为这才是徐祯卿的高妙之处,并赞他:

标格清妍,摛词婉约,绝不染中原伧父槎牙奡兀之习,江左风流,故自在也。

徐祯卿于诗一道,天赋极佳,并能倾尽心力,去研究、创作诗歌。同时他又将自己切身的情感、生命的感怀,融入优美的词句当中,化为动人的诗篇。

虽然后期受李梦阳等人影响,参与了复古运动,诗风有所转变,但是他并没有被同化,也未沾染那种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剽窃临摹之风,而是融合南、北两种风格,有汉唐格调,又得江左风流,自成一家。故而,徐祯卿一生虽然短暂,其诗却在明中期、以及后世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