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纸上谈兵”中的主角赵括,身为名将之后,真的是一无是处吗?(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人是谁)

#赵括真是无能之辈吗#

周朝分西东,最为精彩,则在东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秦国崛起,秦王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开创封建帝制,延续近两千年,而秦始皇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延续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秦朝笑到最后,绝非秦始皇一人之功,几代秦王,励精图治,远交近攻,多年征战,方成就一代大秦王朝。

秦赵相邻,必有一战。公元前27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一战,赵国惨败,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四十五万之众,使得白起一战成名,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力阻挡秦国崛起的步伐。

“纸上谈兵”中的主角赵括,身为名将之后,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而长平一战成名者,不光是杀神白起,还有赵国将领赵括,纸上谈兵,为缺乏经验,不懂变通者流传千古,甚至将长平之战的败因,九成归于他。

难道赵括真的是一无是处吗?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将门之后。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其父乃赵国名将赵奢,位列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因屡立战功,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而赵括出身将门,自幼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算得上是将门之后。

“纸上谈兵”中的主角赵括,身为名将之后,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但长平之战始末为何?年纪轻轻的赵括,怎么会得到上场的机会呢?

长平之战前,乃是赵国和秦国持续三年的上党之争,赵国将领为名将廉颇,秦国为帅之人乃王龁,但论名气,不敌廉颇,但上党之争,赵国大败,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自此怯缩不战。

三年大战,耗尽两国无数粮草,国库空虚,百姓哀怨,都想早早结束战争。尤其是赵国,国力本逊秦国,国库早已空虚,且廉颇据守不战,引起国君赵孝成王的不满。

秦国丞相范雎巧施反间计,在赵国大肆散布:“对付廉颇容易,秦国最为害怕的人,乃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赵王换将,赵括本以为对战秦国将领王龁,信心百倍。但出征之前,却遭到母亲百般劝阻,但赵括心已定,上阵杀敌,为赵国取胜。

“纸上谈兵”中的主角赵括,身为名将之后,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秦国早有打算,秘密换将,白起登场,已佯装战败诱之。赵括还是太年轻,不是老谋深算的白起对手,奋起直追,却被抄了粮草,分割战场,将赵军包围。

赵军断粮46天,多次突围却不成功,最终赵括率领精锐强行突围,却死在了秦军乱箭之下,赵军投降,却被白起坑杀殆尽,只放走了240名年纪尚少的士兵。

此一战,赵国被斩杀45万,而秦国伤亡20余万,也损元气,需要休养生息,但却清扫了赵国障碍,加速横扫六国的进度。

“纸上谈兵”中的主角赵括,身为名将之后,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难道真是赵括无能?实则秦国狡猾。赵括熟读兵法,之前随父作战,应该积累了战争经验,并非全是纸上谈兵,但却没有为帅的经验,缺乏指挥大型战争的经验。

另外,赵括年轻气盛,一直以为与王龁对战,奈何秦国换将,面对白起,还差着火候,中了圈套,断粮被困。

断粮46天,仍能带兵反抗突围,直至战死,让秦国伤亡20余万,可见赵括也是有一定军事才能,并非无能之辈。

但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长平一战,影响深远,而赵括又是败军之帅,他不背锅谁背锅呢?

“纸上谈兵”中的主角赵括,身为名将之后,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西汉时期著作,离战国时期年代颇远,记载或许与真实历史有些不符,主角赵括,却是因此而得名,就算是恶名。

赵括绝非无能,奈何对手太狡猾。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