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剧情反转的“凿壁偷光”(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是什么)

前几天小侄女请教“凿壁偷光”的故事,特意去查了下,却反最后的结局很反转啊。

剧情反转的“凿壁偷光”

都学过“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大概内容是:西汉匡衡,出身在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才有能读书,由于家里点不起灯,他的邻居街坊家晚上灯火通明,匡衡请求街坊能否到他家里读书,不仅被街坊拒绝,还惨遭挖苦讽刺。他在墙上凿了个小孔,把隔壁的灯光引过来,通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了著名的学者。匡衡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他反转而又悲惨的结局却很少有人知道。

匡衡刚开始仕途并不顺利,他参加了九次科考才中了丙科,被增补为太原郡的一个文史小官,约等于我们今天的三本。但匡衡自己特别喜欢《诗经》,虽然是个综合水平只在三本的学生,却有诗经研究上的“特长”。无巧不成书,匡衡中科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继位的汉元帝,也喜欢《诗经》,两人便结交了,被汉元帝赏识,封他为郎中,说白了匡衡就是靠着拍马屁而上位。

其实细思极恐,匡衡作为佃户住在主家,而且和主人的卧室隔得很近,才有这样的机会偷光。这就就是一起隔壁老王啊,听着好猥琐啊!但是这并不符合自然常规知识,古时的油灯照亮范围特别小,就算是给匡衡挖了个大约拳头大小的洞,也无法凭借着微弱的灯光,照亮书本中细小的文字。所以"凿壁偷光"故事本身就不成立,匡衡最后的结局,也印证了此人绝非善良之辈。

《汉书卷八十一》记载,汉成帝因宠幸匡衡,赐予3100公顷的土地,郡治测量土地时多划出400公顷,匡衡的总土地面积就达到3500公顷。贵为丞相匡衡此时隐瞒不报,事后遭到同僚揭发,汉成帝大为恼怒,将匡衡丞相职位剥夺,所赏赐的土地也尽数收回,贬为废人后匡衡郁郁而终。所以匡衡"小而窃光,大而窃国",这个"偷"字本就是贬义词。匡衡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凿开墙壁借取亮光读书,但是没经过别人同意,这是否也是种偷盗行为?晚年时期的匡衡当上宰相早已"呼风唤雨",为了多出的土地却丢掉丞相之位,被皇帝贬为平民,这是否是得不偿失?古人云"故君子不以恶小而为之",似乎是对匡衡最好的诠释。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