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郑板桥的简介资讯)

看过神雕侠侣的都知道,在剧中有“江南七怪”这几人,这“七怪”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得而知,应该也只是金庸先生杜撰出来的武侠人物。

“江南七怪”可能没有人见到过,但是,在我们中国清朝康熙末年,江苏扬州有八个年轻的画家,因为画风奇特,风格怪并,就被世人称之为“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这个名称如果不加以说明,相信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八个为非作歹,在那个时期兴风作浪的恶人了,很难想到会是画家这个职业。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扬州八怪”这个说法由来已久,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

这个名称最早是在清末李玉棻所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出现的,也是最全的,所以基本上都会以李玉棻所提出的八人为准。

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鱓、黄慎、李方膺、罗聘。

那我们今天想要说的这个人就是这“扬州八怪”其中的一怪——郑燮;又名郑板桥。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郑板桥出生在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冬天,出生那天正好是小雪。父亲给儿子取名为“燮”。燮,这个字含有和顺、调和之意。每一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以至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

板桥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出生在兴化东城外,东面有条蜿蜒清澈的护城河,老百姓为了通行的方便就在河上架了一座木版桥,郑板桥时常从这桥上经过,每次过桥时都被桥边的风景迷住,所以这座桥在他心中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后来干脆将自己的号叫做板桥。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郑板桥的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清贫的生活并没影响到郑板桥所受的教育,他除了和父亲攻读诗书以外,亲外祖父汪翊文是个博学之士,淡泊名利隐居不仕,板桥也接受了他的启蒙。

在如此文学氛围的熏陶之下,父亲有意想让他踏上仕途,自己本身也是在父亲的指导下慢慢有了目标。

但是郑板桥的仕途之路不能说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稍微有点曲折坎坷的;他的“怪”在他的仕途之路上也是多少有点体现的。

十六岁那年,在父亲的安排之下郑板桥开始跟随本乡的陆震先生学作词;从这个时候算起郑板桥就正式的以仕途为最终目标而奋斗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郑板桥崎岖坎坷的仕途之路开始了。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二十三岁与结发妻子徐氏成婚,后来生育了有一儿一女;二十四岁顺利通过县考,中了秀才;这是他在这条路上的第一个算是成就吧。

但是这个秀才却也没有在生活上带给郑板桥什么改变,加上人口的增多,家里的经济情况本就不富裕,所以郑板桥只能子承父业,也开始以在教馆教书来补贴家用。

几年的教书生活让郑板桥过的挺压抑,苦不堪言又无人诉说;但是即使尝尽了社会的苦,也没能磨灭郑板桥对于仕途的渴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依旧充斥着内心,从未遗忘。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这几年时间里,郑板桥接连失去了未能长达成人的儿子和自己的父亲,这让本就不如意的郑板桥更是雪上加霜。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这几年的困苦生活让家里头多了一些债务,父亲的去世和儿子的夭折让郑板桥意思到教书先生这份工作已经不足以让他补贴家用了,需要另谋出路。

好在自己对于书画方面也是颇有研究,加上也有着秀才的身份,郑板桥觉得到扬州卖画应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终于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开始了在扬州卖画的生活。

只是扬州的卖画生活却也并不是设想的那么美好,依旧不如意。由干郑板桥画风天牛迥异于常人,往往让买画者不接受,而他又不想投时所需投人所好,于是画的销路越来越不好。

这无疑是现实给郑板桥的一记痛击,在这个现实的痛击之下郑板桥想到了以科举换取功名,可惜现在连生活都快过不下去的他根本没有那个功夫去考虑科举的事情。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又想着要不到官府去做幕僚,或者去书院当教授;再或者去投靠盐商做门客。

可惜三路都走不通,官府幕僚自己在扬州又没有亲戚朋友有门路去介绍;书院的教授至少都是进士,而自己只是一个区区秀才;投靠盐商的倒是有去尝试了,可惜被拒之门外。

这种情况下郑板桥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最终下了一个狠心,去京城,京城大城市机会多,也许自己的路就在京城也说不定。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雍正三年,三十三岁的郑板桥踏入京师;虽然京城的机会确实会比较多,大城市嘛,但是更多的却是功名利禄,免不了一些阿谀奉承之类的事情。

在郑板桥来京师之前,他的好朋友杭世骏就告诉了他京城的一些事情:

自吾来京都,遍交贤豪长者,得以纵览天下之士,大都稀章绘句,顺以取宠,趾相错关,其肯措意于当世之务,从容而度康济之略者,盖百不得一焉。——《道古堂文集》卷十五

事实却也是如此,但是这种事情放在杭世骏身上到还应付得来,杭世骏当时在京师虽然也是看不惯这种事情,但是却也颇有城府,还能周旋开来;可是放在郑板桥身上就不一样了。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郑板桥的画风在当时京师画坛的人们看来就是一种另类,也是他们所看不太上的;关键是郑板桥也特别不喜欢那些贪污腐败的现象,不想和其他人一样去阿谀奉承,还要当看不到这种贪污腐败。

也是性格使然,郑板桥在京师的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拮据,更是受到了这个圈子的人的排挤;这更让郑板桥想起了江南,想起了乡下的妻儿。

终于雍正七年,在京师混了四年的郑板桥选择回到扬州。也是在回到扬州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雍正九年,郑板桥三十九岁,他的结发妻子徐氏也正是在这一年病逝的。

事发突然,这无疑是让郑板桥的心灵上又折磨了一番;再加上本身生活就挺拮据的,妻子的后事也要花费一笔钱,让本就揭不开锅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而且明年就是南京的乡试了,郑板桥必须在这次乡试上夺得功名了,毕竟这个时候的郑板桥已经三十九岁了,可惜穷困潦倒的郑板桥实在是连出行的盘缠都拿不出来。

除夕前祭祖的时候连供品都买不了,只能供上一瓶白水,实在是连半点银两都拿不出来。

迫于无奈之下,郑板桥想到了当时的兴化县令汪芳藻,他在兴化为官的口碑不错,而且也很欣赏自己的才华,于是写了一首诗给汪芳藻求援:

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

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

结网纵勤河又冱,卖书无主岁偏阑。

明年又值抡才会,愿向东风借羽翰。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主要意思就是借钱,这借钱的方式确实也是很有古人的特点,放到现在哪里还会专门写一首诗啊。

汪芳藻受到信件之后,也很慷慨地赠给板桥足够的银两,并鼓励他好好应试,郑板桥有了县令的帮助自然信心十足。第二年来到了南京,乡试时果然中了举人。

中了举人之后本以为生活会开始好转起来,可惜自己身上长了一个疮,加上自己叔父痷先生去世,所以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十年的京都会试没去成。

错过了就只能再等时间了,好在郑板桥并没有放弃参加会试的想法。雍正十三年,郑板桥四十三岁,二次进京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第二年时乾隆登基,郑板桥在三月份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中了贡士;五月份参加殿试中了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多多少少的坎坷风雨,熬死了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终于在四十四岁的时候考取到了理想的功名。

在这个欢喜的时刻,他在《秋葵石笋图》上作诗:

“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

中了进士之后郑板桥在京城逗留了一年,也没有等来朝廷授予的官职,无奈之下郑板桥只好带着“进士”的头衔回到了扬州。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金榜题名之后,虽然求官不成,但他画墨竹兰花现在是名利兼收。对比一下中进士之前在扬州卖画的场景,当时无人问津的兰竹画现在却是受到了扬州盐商官僚们的追捧,尽显这个现实的势利本色。

这说明了什么,郑板桥心里也是门清的。一个人但凡成功了,那他的一切事物都会在本身的价值基础上翻上好几番,就连曾经用过的笔、做过的画都会受到某些人的追捧。这应该就是名人效应了吧。

但是这其中而已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你不成功,你就只能平平淡淡的和以前一样度过一生,只能在社会底层逗留徘徊;一旦成功了那你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阶级的改变都是有可能的。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到了乾隆六年,板桥又从扬州来到京师,这次他是奉吏部之召,他终于看到了自己光明的前途,去京城的路上异常轻松而兴奋。

到了京城,他结识了慎郡王允禧,慎郡王是乾隆皇帝的叔父。他平时也喜好绘画诗词,人品学问和板桥极相似,对这位南方来的才子郑板桥自然非常赏识。

不久,经过慎郡王的斡旋,郑板桥被授予山东范县的知县。而这一年他已五十岁。

人生已经度过了一半岁月,五十知天命,郑板桥在这个岁数才堪堪达成了自己年少时立下的仕途梦想。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而现在的社会上,多少人的梦想到三四十还没有达成的呢。小编现在二十多,外面社会上三十多四十多的人一抓一大把,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的也是一大把,咱们凭什么在这个年纪就觉得自己可能会一事无成了呢?

郑板桥五十岁才成就知县,我们还没到五十呢,还要努力呢,应该向郑板桥看齐,终其半生初心未改!

郑板桥在范县知县的时候,也出现了许多趣闻怪事;在接到委任之后,郑板桥“屁颠屁颠”的跑到范县,别的事情先不管,先命人把县衙官署的墙壁凿出百多个孔,这种行为艺术,一般人当然看不懂,有人就去问,郑板桥傲然回答:

“出前官恶习俗气耳!”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这所为你说有趣不有趣,说怪也着实有点怪,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郑板桥的脑回路和别人不一样,但是这个作风确实也是有点可爱了。

54岁时,郑板桥自范县调到潍县。这一年山东大饥,人相食。

郑板桥自作主张,要开仓放粮,下属劝他按程序办事,老头不干:“现在是什么时候?等着层层报上去,老百姓都饿死了,有什么问题我担着!”

同时,他招募流民务工,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饥荒终于得到了控制。这段时间,他很忙,过得很充实,常常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郑板桥的功绩主要是在于民,名声也主要在于民;但是对于官商来说,郑板桥就属于那种异类,那种不合群,会损害自己利益的异类。

郑板桥的性格举止,最终结束了他的宦海生涯。由于郑板桥明令禁止官商勾结、囤积私盐自利等一系列措施,触犯了土豪劣绅的经济利益,结果被诬告而丢官。

但他的罢官更让其形象光耀人间,他深得民心、受人爱戴,在离开潍县的当日,

“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为建生祠”。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为何今天会讲到郑板桥呢?

知命之年成知县,扬州八怪其一郑板桥坎坷又励志的怪哉人生

而郑板桥的事迹确实也值得我们这些尚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的人所学习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说的不就是郑板桥的这一段历程,十六岁开始以仕途为目标奋斗,直到五十岁才堪堪成就知县,但是这个目标不也达成了吗?

郑板桥在十六岁到五十岁这个时间段里面,但凡有一次放弃科举,他都不会有最后成功的时候。

贵在坚持贵在坚持,“坚”字的下面是一个“土”字,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要脚踏实地的,不要好高骛远,也要初心不改地去坚持,为了理想而奋斗!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