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电视剧)

昨晚在敲完之前那篇朱祁镇的文章之后,我就知道一定会被喷,并且还会被喷得很惨。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个无可厚非。

但是,有些事实就是事实,不管怎么去掩饰,最终还是会被发现。

我也错了。我错在不应该用一种比较笼统的写法,而是应该详细去对比和说明,看看这两位皇帝到底相似在何处。

事先声明,大军并不是明粉,大军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喜欢讲逻辑,从利益角度出发去解读历史。

只是大军真的看不惯某些人无脑吹康熙皇帝,好像没了他就会怎么样似的。

废话不多说,上证据。

明英宗的事迹就不做多的阐述了,简单说一下,他的昏在于三点。

第一、年少莽撞无知,导致太监王振祸乱朝纲。

说的是他心智不成熟,没有朱高炽和朱瞻基那高超的政治手腕却处处想着超越先人证明自己,结果养出了王振这个大权阉,祸害无穷。

第二、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

这里说的是朱祁镇没有统兵的能力却非要力排众议,听信王振的谗言,带领二十万大军北上跟瓦剌硬碰硬,结果全军覆没不说,自己也深陷贼窝。

如果后续没有于谦力挽狂澜的话,估计大明会非常惨,这是事实。

很多人说,于谦于少保生生为大明续命两百年,这句话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三、夺门复位,诛杀功臣于谦。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

当时虽然是他弟弟朱祁钰自身病重且没有子嗣,但是太上皇朱祁镇却并不是那个唯一的选择,还有他儿子朱见深在。

结果他硬生生创造了一个太上皇复位的奇迹,亘古未有的奇葩事迹。

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于谦被杀。

因为只要朱祁镇一复位,于谦必死无疑。

于谦是第一个尊他为太上皇的人,而当时朱祁镇只要复位,那么于谦就是谋大逆的死罪。

而诛杀了于谦的后果朱祁镇丝毫没有感觉到,他只在乎自己,却视国家利益于无物。

好,朱祁镇说完了,咱们再来看看那位康熙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经历。

第一、诛杀权臣鳌拜。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

康熙皇帝跟朱祁镇一样,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

他也干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那就是除掉了权臣鳌拜。

康熙的意图就是鳌拜威胁到了他的皇位,而并不是大清的皇权。

因为鳌拜跟康熙的政见完全相反。

鳌拜认为汉人江山必须要有汉人来治理才会事半功倍。

但是康熙却处处维护满人,想要满人去胜任那些职位。

而事实却是,满人打江山或许确实所向披靡,但是要守江山,却连拍马都赶不上汉人。

鳌拜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康熙就是不听,他想要自己做主。

结果就导致了鳌拜生出了想要换皇帝的心思。

别惊讶,鳌拜作为权臣来说,他要换皇帝确实有这个实力。

康熙惧怕鳌拜的实力,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干掉鳌拜再说。

这就是康熙诛鳌拜的始末和原因。

其造成的结果非但没有任何利国利民的地方,反倒是起到了反效果。

因为满汉双轨制的存在。

当时的清朝,小到地方守将,大到六部尚书,在主官的位置上都设有两个座位,一满一汉。而决定权往往都是掌握在满官的手里。

大伙想象一下,一个刚入关才二十来年的少数民族,又没有经历过汉文化的教导和学习,他怎么可能会比汉人治理江山要好呢?

如果鳌拜在的话,那么情况完全不同。

他一贯主张拉拢汉人,重用汉人治理江山。

你说康熙昏不昏?他为了自己的皇位,同样也是视国家利益于无物啊。

那么,朱祁镇杀于谦和康熙杀鳌拜到底有什么不同?

根本就没有任何不同,他们之间不管是意图还是举动以及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一模一样的。

第二、平定三藩。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

这事其实非常明显。就是因为康熙的莽撞无知才导致出现了这样的后果。

什么后果,南方五省全线叛乱,加上北方的陕西省一共六省。

并且这次战争打了足足七年的时间,前五年战况十分胶着,后两年因为领头人吴三桂意外病死的原因才能得以平叛成功。

在这段时间内,因战争原因直接或者间接死亡的人,又何止大明土木堡之变的二十万?恐怕翻倍都不止。

很多人说,站在大清的角度上,削藩是必然之举,因为吴三桂他们养兵自重,迟早都要反叛的,并且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削藩的。

话确实没错,但是康熙有没有可能用温和的办法削藩呢?

答案是,真的有。康熙真的可以熬死吴三桂,可以不用发动这场战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吴三桂亲手结果了南明永历皇帝的命,这是康熙背后那位高人,孝庄太后的阳谋。

孝庄的本意是让这头喂不熟的白眼狼就算真的要造反都师出无名,从而在源头上掐死吴三桂造反的可能,把削藩的损失降到最低。

当时很多民间人士都扯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义,像台湾的郑家就是这样坚决把这个口号喊到底的。

那么问题来了,吴三桂干掉了南明永历皇帝,他还有可能去用反清复明的口号吗?

一点可能都没有,后期吴三桂为什么要自立国号,就是因为当时已经没人相信他是反清复明了,他只能利用自己的班底来造反。

而作为继任者的康熙,他只要按部就班的继续用软刀子钳制住这头喂不熟的狼,等到熬死了吴三桂的时候,削藩自然也就顺利完成了。

另外那位平南王尚可喜年纪比吴三桂还大,并且还是主动告老的,而靖南王已经从耿继茂换成了耿精忠,就更不足为虑了。

可偏偏就是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之下,康熙皇帝还是选择了强势削藩,导致战火再次绵延整个南方。

后果却是有数倍于二十万的普通百姓因为康熙的昏招而白白丧命。

你说他不昏,谁昏?

明英宗朱祁镇对比康熙皇帝详细版:用事实说话,他们真的挺相似

明明孝庄已经给他铺好了路了,但结果却是铺了个寂寞。

而朱祁镇亲征瓦剌呢?一模一样的结果。

两人都是因为年少无知且极其莽撞。

区别就是朱祁镇没有康熙皇帝那天大的运气,他没能熬死瓦剌首领也先,导致自己被俘,从而造成了整个国家的动荡。

或者说,要是吴三桂命再硬那么一点点,搞不好当时真的会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毕竟吴三桂曾一度打到了长江边上。

有人说,少年康熙就应该是要有血性,这才符合他的性格。

我只能说,放屁。

汉武帝有没有血性?他前期敢跟窦太后叫板吗?还不是熬死了窦太后才实现亲政的。

汉宣帝有没有能力?他敢跟权臣霍光叫板吗?照样也是熬死了人家才开始清算和逐渐亲政的。

唐高宗李治有没有手腕?当时都打遍四海无敌手了,连高句丽都被灭了,他前期敢跟权臣长孙无忌叫板吗?还不是忍了足足十年才干掉的长孙无忌。

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该有的血性肯定要有,但是这份血性不应该在没有头脑没有能力的时候变成了他的莽撞和无知。

也不应该一意孤行,甚至连整个国家的安危都不顾。

总结: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到评论区里留下你的高见。

事不看不清,理不辨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