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趣读三国|诸葛亮,并非真的高风亮节?

趣读三国|诸葛亮,并非真的高风亮节?

大家好!欢迎来到《春秋笔记》,我是阿布。

诸葛亮尚在隆中之时,就以奇货可居的姿态等着天下诸侯前来问价了。

而此时的刘备居无定所,身无长物,眼看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偶然受到水镜先生的点拨,才鼓起勇气前去请诸葛亮助自己一臂之力。

诸葛亮是什么人也,哪能轻易就请得出来?如此为难了刘备几次,才慢悠悠浮出水面。尽管诸葛亮因此被扣上了“耍大牌”的帽子,但人家有真本事却不是吹的。

出山不久,就接连打败曹操多次派来的小股部队。小试牛刀,不仅让刘备有了得遇良臣、如鱼得水的感觉,也让关、张二位兄弟对他刮目相看。

趣读三国|诸葛亮,并非真的高风亮节?

自从将一把手控制在手中,对付如关、张一类的莽汉也就容易多了。实在不行,就把老刘拉出来做挡箭牌。随着形势的发展,刘备逐渐走出了困境。尤其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迅速壮大。

可让刘备很难为情的是,打了一辈子仗,却没有一条计策出自本人,全都是诸葛亮一人运筹帷幄,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刘备当上皇帝后,腰杆终于硬了一次。为给关羽报仇,他再也听不进诸葛亮的劝阻。

诸葛亮一看刘备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干脆猫在家中,让刘备一人率领部队与东吴拼命去了。结果一战下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病倒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付后事。一番安排之后,刘备撒手而去,太子刘禅即位。

主子换了,如何确保自己的首辅地位,这是诸葛亮反复考虑的问题。

就在诸葛亮彷徨的时候,机会来了—曹丕听说刘备已死,就听从了司马懿的计策,派出五路兵马直下西川。

面对魏国的进犯,诸葛亮不仅没有主动献计,反而“数日不出视事”,与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的情景如出一辙。诸葛亮不出来,刘禅只好带着众臣前往丞相府。

一见面,刘禅就赶紧问安,并惊慌失措地说了魏国进犯的军情,不料诸葛亮一听,哈哈大笑说:五路兵马已退去四路。皇帝吓得要死,臣子却在大笑。只此一个举动,刘禅顿时矮了半截。

刘禅是个憨厚人,哪里知道诸葛亮的鬼点子?一听说没有危险了,心里对诸葛亮也就没了怨言。

而诸葛亮显然也知道此举太过火,为避免给人留下欺君的口实,就冠冕堂皇地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成都百官各司乃职,皆不晓兵法之妙。令鬼神不测,此为机也,安敢泄露于人?

此言一出,诸葛亮可谓一举三得:一是大事除了我诸葛亮,别人办不了;二是关键时刻你还得靠我,而非其他托孤之臣;三是我教训你,实际是为了保密需要。抬高了自己,贬低了别人,也让皇帝不对自己产生误解,进而听命于自己。

就这一件事,直接把刘禅搞蒙了。从此以后,但凡军国大事他再也插不上手了。人都是有私心的,无论职权大小,身份贵贱,位置高低,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大多不会有什么高风亮节。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在面对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同样不能独善其身。当然,诸葛亮的私心不是来自私欲,而是为了国家。

趣读三国|诸葛亮,并非真的高风亮节?

以他的想法,他当然不愿看到与刘备一起开创的事业拱手交与他人。他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由自己去继承先帝遗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善始善终,留名史册。

—THE END—

作者:阿布,一位爱好历史和文学的90后青年,喜欢品味和发现经典人物背后的故事。初来乍到,才疏学浅。如若文章有表述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能够多多指教。

本文作者:春秋笔记(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748467191303425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