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科举制度的兴起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

院试

隋炀帝杨广虽然暴虐,但是选拔人才制度的改革,使社会进了一大步。历代都是世袭的办法继承爵位,当有没有能力者上了高位,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多有折扣,或者官不符位等等现象。隋炀帝实行科举制度,就像现在的高考,但是一旦考进去就身份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最低级功名的秀才就可以免去徭役赋税,中等功名的举人,就可以作为待选官员,一旦有空缺就可以补缺州县一类的中小官员,当然举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升到很高一级的官员,比如清代的左宗棠,举人出身成了国家大员。最高级的就是进士科,相当于现在大学生,实际高于研究生。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

状元及第

科举制度的实行,为朝廷网罗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在动乱时代,一部分高官可能来自百战余生的军功登上高官的位置,要是和平年代高官几乎都是来自进士。科举最高级的就是进士,考取进士就相当于现代考取公务员,并且免面试一个环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家子弟有了通往上层社会的一条独木桥,但是考取功名出身也有限制。

比如梨园伶人、走马卖艺的子弟是不准参加这样的考试,以至于三代以内,开考就政审刷下来了。还有道德品德方面,比如进出烟花柳巷,同姓结婚,不孝之子,等等。

这也是广大读书人看到一丝曙光,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一朝鲤鱼跳龙门,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一代代读书人穷经皓首。一夜跳龙门者有之,进入官场,进入上流社会,唐宋许多中央大员是进士及第。落榜者讥讽社会者有之,比如蒲松龄。落榜者叛乱社会者有之,比如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洪秀全,突然自命是天的儿子,拉起武力扰乱社会。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

会试

科举制度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状元是唐朝的孙伏伽。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第一名状元,二三名为榜眼,对头甲前三名的要求,书法工整有力,文学出类拔萃。长相五官端正,体貌丰伟,口齿清楚。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有了进士第,但是还没有完善到殿试一级。所以还没有状元一说,只是分了秀才,举人,贡生,进士几个等级的制度。

到了唐朝科举分两级,“明经”和“进士”两科,成了唐朝的重要的科举项目,前者也就指的贴经,大概就是熟悉诸子百家一类的东西吧,后者就是诗歌词赋的写作,因此唐朝的科举把诗词推向一个高潮。明经一次考试录取三四百人,进士只录取三十人。因为难度比较大,所以说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科举就像奥运会一样,历代举办,年年完善,也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等级。

状元,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最高学衔,每次殿试仅有一名。考生在通过初级考试,取得秀才以后,还必须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层层筛选,最后通过皇帝亲自主持殿试,获的进士科第一名,由皇帝钦定,金榜题名,才能称为“状元”,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科举制度的完善

据记载,公元937年宋太祖正式开始殿试,以后成为定制,每年3月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内容多为时务策,时间一天,录取者为进士。其次名次又分一甲、二甲、三甲3个等级,一甲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这级考试放榜后,开始授官,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状元、榜眼、探花等最后成为六部大员和宰相者大有人在,比如文天祥、欧阳修等等。还有的被皇帝选中为驸马。

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到清末1905年废止,共经历了1300年。科举制度是官吏选拔由世袭制改革为通过公开考试选择官吏的重大人事改革,在世界上属于首创,影响深远。日本、朝鲜、越南都曾效仿中国,实行科举制度。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

状元及第

状元的产生

状元由殿试皇帝钦点第一名就是状元,历史上共出了777名状元。连中三元的共有16名,连中三元就是指乡试、会试、殿试都得了第一名,相对的就是解元、会元、状元一共三元。中国历史第一个连中三元的是唐朝的崔元翰,也就是学霸里的学霸。太平天国出过一个女状元。

历代状元省份最多的是江西。自唐代至清初,人才辈出。所谓“五里三状元,隔河两宰相。”确实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文状元达33名,武状元5名,共计38名。其中包括伟大的民族英雄“宰相状元”文天祥。16岁乡试及第,4年后金榜题名的“少年状元”费宏。临川人王安石殿试成绩名列榜首,但因试卷中有犯忌之语,阅卷官左右为难,最后御批“不可魁天下”,钦定第四名,状元与王安石擦肩而过。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

太平天国女状元

当然状元的产生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怪事,比如,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也是中国历史的最后一位状元,叫做刘春霖,据说当时第一名状元是谭延闿,第二名是榜眼朱汝珍,第三名是探花刘春霖。慈禧太后面试(殿试)捎带政审,谭延闿,姓谭,因为和谭嗣同一个姓,慈禧痛恨姓“谭”把他刷下来。第二个朱汝珍,因为名字里有一个“珍”字,慈禧就想起珍妃来了,所以特别讨厌,还有朱汝珍是广东人,从地域上讨厌,“朱”字和“诛”字同音,慈禧认为不吉利,所以朱汝珍也刷下来了。拿起刘春霖的卷子一看,字写的特别好看。名字是“春雨甘霖”,太好了,也就定刘春霖为状元,也是我国历史的最后一名状元。

状元史话,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的发展之路吗?

最后一位状元

所以历代状元的产生,实力加运气,必须自己知道一些时代忌讳,还有皇上的喜好,有时候在第一二名抉择的时候,多有主观臆断的可能在里面。

科举制度被废除

科举考试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内容,经明代朱元璋规定,考试必须做八股文。康熙二十年(1681年)后,文章限字700字。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主。科举制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成了禁锢思想压制人才的工具,最终成为社会发展障碍。1905年,在全国上下的一直要求下,科举制度终于被历史无情地抛弃。但“状元”一词流传至今,指各行各业的第一名。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