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饶市> 正文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赵奢的成名之战)

气吞六国扫群雄,能使相如拜下风。

百战边关摧劲敌,千秋日月照孤忠。

老成持重兵容肃,权佞交谗计划空。

今日荒坟凭吊处,摩挲青史蔚丰功。

——清人王佩兰《廉颇墓》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文臣和武将都有几分互相看不顺眼的意思。武将觉得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只会耍嘴皮子,而文人则认为武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文臣武将比比皆是。但是,战国时期却出现了一对特别的文臣武将,他们分别是蔺相如和廉颇。提到这两个人,大家最先想起的大概就是“负荆请罪”的典故了吧?是的,我也正有此感,所以,我们就具体来说一说,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吧。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

据史料记载,蔺相如原本只是宦官缪贤手下的一个门客。赵国偶然之间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璧,名叫:和氏璧。但是,在春秋战国那个混乱的年代,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的话,手中即使有宝物,那也是保不住的。

此时,实力并不出众的赵国,恰好就处在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秦王听说赵王手中有这样一个宝物之后,立马差人来说想借宝物一观,并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秦王这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旦宝物落到秦王手里,那自然就是有去无回了。

但是,赵王偏偏不甘心就这样任人宰割,所以,他需要一个既能不得罪秦王,又能够顺利把宝物带回来的人,如此一来,自然就轮到蔺相如出场了。在缪贤的推荐下,他被赵王任命为使臣出使秦国,此去的任务便是:完整的把宝物带回来。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

按照当时赵、秦两国的实力差距来看,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的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完璧归赵”则让默默无闻的他,一跃成为了赵王的宠臣,这便是蔺相如发迹的开端。

此时的蔺相如虽然受宠,却远没达到能够威胁大将廉颇地位的地步。然而,身负雄才大略的人总是能够找到机会一飞冲天的,“渑池之会”时蔺相如更是将自己满腔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正是通过他的机智斡旋才挽回了赵王的颜面,同时,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经此一事之后赵王自然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了,于是,蔺相如的官位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蹭的往上涨,最终,官拜上卿,地位甚至在老将廉颇之上。如此一来,廉颇自然不高兴了。他心想:我辛辛苦苦为国四处征战,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如今,却让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文臣压在了自己的头上。他又怎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

于是,廉颇处处找茬,想要借机羞辱一下蔺相如。可是,谁知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处处以大局为重,并不和他一般见识。如此一来,耿直的廉颇自然被感动了。所以,他“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成就了一段将相和好,二人同心协力为国效力的佳话。负荆请罪的结局皆大欢喜,然而,对廉颇的后半生来说,这段佳话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在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有破齐扬名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报国豪情;有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也有凄楚悲凉的人生迟暮。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赵惠文王死后,新王继位,属于廉颇的辉煌时代就渐渐结束了。“长平之战”时,由于,秦国的挑拨离间,他被免去了主帅的职务。自此,他的仕途就和赵国的命运一样沉浮不定了。

都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当他还是上将军之时,家中客似云来,热闹非凡。一朝失势,自然也就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了。所幸上天还是眷顾他的,没过多久,燕国就对赵国发起了攻击。于是,他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率军反击燕国。在这次战役中,他不但杀死了燕国的丞相,还逼得燕国割让了五座城池。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

由于,他在这次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他再次受到重用,不但得到了封地和赏赐,还被授予了代理相国的职务,自此,属于他的辉煌时代又再次回归了。可是,他并没能一直幸运下去,当赵国王位再次更替的时候,他自然又受到了冷落。他受不了赵国王室反复无常的态度,所以,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他逃往了魏国。

然而,魏王秉承的理念却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他并不信任来自赵国的廉颇。在此期间,赵国多次受到了秦国的围困。朝中再无良将可用的赵王自然又想起了廉颇,于是,他派使臣出使魏国,希望他重新归国。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使臣早已经被收买了,所以,回去之后反而在他面前说:“廉颇老了,已经不中用了。”

如此一来,赵王自然也就歇了再次起用廉颇的心思。经此一事之后,廉颇自然也就对赵国王室彻底失望了。所以,当楚王派人接他到楚国,想让其为自己效力时,他欣然答应了。可不幸的是,当他做了楚国将军之后,他并没有为楚国离下太大的战功。可能他的满腔热血,还是只适合挥洒在赵国的土地上吧。

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廉颇怎么能跟孙膑、赵奢、李牧、王翦齐名?

当然,他至死也没能如愿,最终,客死楚国晚景凄凉。廉颇死后不久,赵国便被秦国灭亡。

唐朝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信平君廉颇”。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赵奢、李牧、王翦而已。到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廉颇。

有关廉颇身后之事的记载,《史记》中只单单提到“卒死于寿春”,所以,廉颇具体葬于何处一直存在着争议。

参考资料:

【清人王佩兰《廉颇墓》、《史记》】

随机文章